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窗外的风景

作者: 来源:文学院 胡一哲   发表日期:2023-09-01    

南行的列车飞速行驶在轨道上,窗外的画面如蒙太奇般迅速闪回切换,不给人一点喘息的机会。金色的阳光将透明的玻璃车窗染得发亮,悄悄透过拉下的黑纱光罩渗进车厢内,和车厢顶部洒下的黄白色灯光相得益彰。可明明在这个炎热异常的七月里,车厢内的温度却低得有些刺骨。

靠着柔软舒适的高铁坐垫,我一边庆幸早晨出门时更换长裤的决定,一边不经意观察着周围的乘客。他们大都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或是熟睡,或是将精神聚焦于眼前那块小小的电子屏幕中。与我邻座的是一对父女,他们先于我上车,此刻已进入了熟睡状态,小女孩依偎在父亲怀里,红扑扑的脸蛋好似枝头上沁着甜味的水蜜桃。列车驶过了一站又一站,困意在我百无聊赖之时不经意间涌了上来。当强劲的外放的视频声将我从庄公梦蝶的幻境中唤醒,身边的那对父女早已醒来,此刻正忙着收拾行李下车。

他们下车后,我的身旁便短暂地空了下来。我抬手收起拉下的光罩,混着金色光晕的绿色顿时覆盖了视野。湖泊、树丛、乡镇、都市,纷纷从眼前掠过,在视网膜上留下几秒钟的残影。那一栋栋灰白的建筑被掩映在波动的绿浪中,现代化的都市景象和自然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那一刻,我的思绪中没有行驶的列车,也没有纷乱的电子音乐,只有整个夏日的绿色心情。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我想在此基础上补充一点,我们不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还缺乏静下心来感受美的心境。在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21世纪中,我们早已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早晨拥挤的地铁、公交,外放的短视频,高高筑起的楼房,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让我们无暇顾及生活中其他的点点滴滴,长此以往,由无暇自然也就变成了无意。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庞德曾在他的诗歌中写道:“人群中的脸庞幽灵般隐现,湿漉漉,黑色树枝的花瓣”。在他看来,现代人匆忙的生活方式如此空洞,如湿漉的花瓣般败落,如黑色的枝干般干枯,缺乏高雅灵魂的滋养。无人观,无人赏,美丽就如花瓣般凋零腐败了。

或许我们都曾听过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其实我们并不缺少时间,真正缺少的是放慢的步调。快节奏的生活容易让我们迷失在虚拟的电子世界中,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最叫人惊叹,我不禁又想起泰山那巍峨雄伟的山峰和朦胧流动的云海,想起趵突泉涌动的清澈泉水和大明湖畔开得正艳的满池夏荷。大二这一年中对于文学和哲学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和历史哲人的伟大性,那些知识教会我以更为谦卑的态度去看待身边的一切。自然界的万物是彼此牵引、彼此庇佑的不同美好,树的温柔,风的宁静,云的热情,值得我们为之驻足停留。也许偶然一瞥,窗外也有“花谢花飞花满天”般的无边花色。想到此,我的心中竟产生了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适之感。老庄哲学所提倡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不就是这般吗?

我慌张而不知所措地发现,一面薄薄的玻璃,却拉开了我与生活的距离。物理意义上的障碍固然容易被打破,可精神层面上的隔膜却是摸不着也看不见的抽象物事,那才真正蒙蔽了我们发现美的双眼。从古至今,“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般的历史纵深感就是中国人固有的情感体验,是流淌于中国人血液中的集体无意识。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就以各种香草装饰自己,薜荔、秋兰、杜若等各色香草既象征了屈原高洁的品质,又彰显了其高雅的追求。现实固然不如理想的乌托邦般美好,但我们也要保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永恒初心,时时刻刻感受着身边的每一处美好。窗外的风景时刻美丽着,需要我们慢下脚步来驻足观看。

随着列车的飞速行驶,六个小时的旅程终于接近尾声,记忆中熟悉的南方丘陵、梯田一一显现在视野中。于是,我将视线完全投向窗外,绿的叶,蓝的水,托起天边渐渐西斜的夕阳。迎着那摇晃的落日,这一片五彩斑斓的夏日,全被打碎进闪着光亮的瞳孔里。

文学院 胡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