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济大的红色基因

作者: 来源:档案馆 唐积运   发表日期:2019-11-14    

1948年8月,解放战争进入大决战的前夕,为支援解放战争和恢复发展生产,同时也为了迎接全国解放后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华东局决定在华东财办工矿部所在的博山筹建一所工业学校,工矿部派代表到胶东建设学校接收500余名学员和数名干部,并于8月22日到达博山,正式建立了一所抗大式的学校——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这就是济南大学的前身。

胶东建设学校的前身是山东省立建国学校胶东分校(简称胶东建国学校)。1941年12月,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胶东区党委为贯彻执行这一决定以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于1942年9月,以胶东财经学校和胶东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的政权、民运两个大队为基础,在海阳县马格庄村创建了山东省立建国学校胶东分校。学校创办之初有教职员工70余人,学员400多人。当时办学的宗旨是:提高现有干部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吸收并培养农村干部和进步知识青年,以适应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敌占区地下工作的需要。

1942年是胶东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同年11月,日军在牙前县(今乳山市马石店一带)制造了“马石山惨案”。胶东建国学校的师生遵照胶东区党委的指示,疏散边缘区和敌占区,化整为零同敌人周旋。

1943年春节期间,形势趋于稳定,学校转移到牙前县小管村(今乳山市小管村)。

1944年夏末,学校迁至牙前县马石店一带。为了适应抗战胜利后接管城市的需要,胶东行署决定,将建国学校改为综合性的培养各类中技以上专业人才的专科学校,并充实了教学力量。同年招收新生近900名,学员入学后编为六个专科:一科为工科,二科为农科,三科为商科,四科为医科,五科为师范科,六科为行政科。各科均设有科主任和政治指导员主管本科的教学、行政和党务工作,并配备少量枪支弹药用于自卫。此时,学校处于最兴盛的时期。

1945年1月,胶东公学校长李芸生到职任胶东建国学校校长,4月,工科学员并入山东省自然科学研究所,其他各科学员均在抗战胜利前后分配工作,大都被派遣接管新解放的城市。自此,胶东建国学校举办的各专科告一段落。抗战胜利后,校址由马石店迁至莱阳县城。

1948年春,胶东区党委决定,将胶东建国学校与胶东区党校合并,校名改为胶东建设学校,校址迁至招远县下坞镇一带,学校下设三个大队和一个财经总队。8月初,胶东建设学校奉命将第三大队和财经总队的500余名干部学员移交给华东财办工矿部继续办学。

胶东建国(建设)学校从创建到1950年5月1日撤销,历时八年,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接管新解放区培养了万余名急需人才,也成为济南大学的红色摇篮,孕育了日后不断发展壮大的济南大学。

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的校址在博山“四十亩地”。这里原是日伪期间修建的兵营,几经战乱破坏,瓦砾遍地,弹痕累累。学员们初到时面对种种困难,发扬了抗大精神和老区的革命光荣传统,自己动手建设校园。尽管校舍简陋,生活艰苦,但这毕竟是一所从炮火和硝烟中走出的学校,校领导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人物,校长由华东财办工矿部副部长孙象涵兼任,教育长最初由华东财办工矿部研究所所长吴际霖兼任,后由刘辛人接任。这些人既是革命者,也是新四军中的知识分子。校长孙象涵是一位传奇式的抗日英雄,教育长吴际霖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华西大学(今四川大学)化学系,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并领导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试验,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基地的主要组建者之一。教育长刘辛人是学校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参加新四军,在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建校时先后担任教育长、副校长,1963年调到山东省教育厅,先后任高教处处长、教育厅副厅长,1972年调往山东矿院(今山东科技大学),历任代院长、党委书记兼院长。

学校创建初期(1948年8月-1949年9月),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短期训练班的方式培训多种专业干部。曾先后开办过采矿、测绘、应化、材料、卫生、药剂、兵工等训练班,同时还有学制为两年的机械科和检验科训练班。1949年9月学校奉命接收了国民党政府于1947年8月创建的“南京国立高级窑业职业学校”。1949年10月学校计划招收厂矿在职干部和工人,除了对文化程度有要求外,另外条件之一是具有三年以上革命经历。

建校初期,虽然生活条件艰苦,学习环境差,但学员们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饥似渴地学文化,学科学技术,整个校园洋溢着团结、严肃活泼、艰苦奋斗、勤奋好学的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追寻红色校史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在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建校70多年来,济大人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形成了“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了“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