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为伊熬得满头霜——读校报《黄昏的诗人》有感

作者:王瑞金 来源:法学院   发表日期:2005-04-15    

我是地地道道的《红楼梦》迷,也是名副其实的诗迷。平时就见不得“诗”这个字眼,所以校报上《黄昏的诗人》又吸引了我的眼球。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了一遍,觉得多处与“吾心有戚戚焉”,再读一遍,作者笔下的女诗人在我意象里竟幻化成那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空谷幽兰”了。我开始搜索在“那个落叶飘零的秋日黄昏”里我的足迹何在,竟与那位诗人失之交臂,但思索半日,仍旧没有半点记忆……

“饿死诗人的时代”或许不至于,但如今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文学圣地,确实如寒霜侵袭的秋晨,萧瑟多了是的,时间就是金钱,在效率和利益的引诱下,人们变得浮躁、迷茫了。还有几人能出淤泥而不染﹖还有谁能守得住寂寞、清贫和真理?我不敢说“我们辜负了诗人的苦心”,我只能感叹如今静心作文章和读文章的人都少了。确切地说,追求物质享受的多了,追求心灵安宁的少了……

去年在报上看了一首小诗,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秋来文章白茫茫,回顾佳人水中央。一日三餐不知味,为伊熬得满头霜。”现在想来,还有多少人肯为文章“熬得满头霜”市场上那些只为迎合读者而从中牟利的书籍好像越来越多。而“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似乎只是“千秋佳话,一堆黄土”。“不见年年辽河上,文章何处哭秋风”,真令人“一心愁谢如枯兰”啊

据说有位文学老前辈,因全家生计而被迫弃文从商,富甲一方时,仍痛悔地斥责自己误入歧途,只能以无奈和悲哀了以残生。我想,文章何以有这种力量,竟使那商海叱咤风云的人物痛悔一生?看了《红楼梦》才知道,曹公于悼红轩中衣不覆体、食不果腹、呕心沥血十载、增删五次,原来不为迎合、不为衣食、不为功名、不为利益大概“文章成了他生命中的骨骼、呼吸的通道”。正如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正如巴金“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一次为了听晚上7点的关于《安娜·卡列尼娜》的讲座,我5点就拽着舍友去占位,原以为会满座,不料到老师开讲时,偌大的教室也不过30多人。不知张教授有没有失望,反正我为文学寒心了,如果为文学只是寒心,那么我要为那些不懂得欣赏文学的人感到悲哀了。不懂得欣赏的就罢了。懂得的又能钟情到何种地步呢﹖是叶公好龙?是虚荣﹖还是别有目的,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这大概只有各人心里最清楚吧!

在这浮躁而急功近利的年代,匆匆的行者,你可曾想过,你拼命追逐的物质性的东西价值几何?你失去错过的人格、修养乃至灵魂的东西又价值几何﹖如果反思了,还有几人能像冰心如是说:“时间/现在的我/对不起你么/然而我所抛弃的是暂时的/我所追求的是永远的——”

对于文人,我崇拜像曹雪芹那样能够“为伊熬得满头霜”甚至九死而无悔的大家。对于读者,我想:即使做不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做不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至少也应勤奋点、虔诚点。俗话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而诗人之诗,却可以养心。若能养出品文赏诗的心境,或许“待到山花烂漫时”你也可以在烂漫丛中看到梅的笑容;或许“去留无意、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大境界就融入你的骨髓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