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金色的迷雾

作者:邱方明 来源:法学院   发表日期:2005-05-13    

从三联书店走出已是晚上七点钟了,还没吃晚饭的我正愁着选择一个小餐馆狼吞虎咽一顿。这条直穿泉城路的南北大街,灯火通明,街两旁的每一个招牌都闪亮着华丽的汉字或英文,凭感觉哪一个也不是穷学生去的地方,而我想找一个大众化的饭馆,那里或许便宜。可眼下只有麦当劳Mcdonald’s餐厅,我踌躇了一会,还是进去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进麦当劳餐馆。本来已是不太情愿,现在于众人面前又不知如何订餐,甚至连选餐也迷茫,于是干脆逃出了餐厅。

刚才还是学者般地沉浸在国学书海里,转眼间狼狈得想逃出一个是非之地,这种人格的前后反差让我羞赧。不甘的心情反而激起我对麦当劳的挑战。于是当金色的M再一次出现在眼前,我竟又推开了玻璃门。我花了17元取回一套“巨无霸”快餐。先是领略餐厅里的麦式装修——墙壁一半是枣红色的革面,一半是粘贴的天蓝色壁纸。壁纸上镶嵌的一句句横七竖八的“I’m lovin’it”围绕着金黄色的M。桌凳挺小,挨得也挤,围成的倒U型长廊正对着玻璃门。正不知如何进餐,看到对桌的一位女士用餐巾纸包着吃,我才放心地将“巨无霸”裹在纸里,才吃一口便感到酸涩难咽,又怕被那位女士笑话就强作镇静地吃了几口。薯条要蘸着番茄酱一根根地吃,味道同样不寻常,幸好我还能适应,只是这“巨无霸”再也吃不下,就只好端着那杯“冰水混合物”一边像吃辣酒似地呷着,一边看人家怎么享受。我发现除了对桌这位带着一个孩子的女士,其余几乎都是一男一女的搭配,并且情侣们大多各持一杯奶油慢慢用匙子挑着吃,有的竟互从对方的杯里抹一匙奶油放入自己的嘴里,然后彼此地笑着。他们坐在快餐店里仿佛有无限的时间、无穷的惬意,快餐正好让他们意犹未尽。

我以前虽未吃过麦当劳,却知道它是一种为迎合紧张生活节奏的工业快餐。多年来,它在西方渐渐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标准化和例行强有力的象征,以至于演化成了一种麦式精神Mcspirituality。眼前的场景正好相反,人们反倒在这里寻求缠绵的生活情调,可见他们虽品尝到了异国的风味,但并没有尝到异国的文化,或

许他们从来就不是体验文化的,而只是把异国本身当成时尚。餐厅里染发的姑娘们身材俊俏,金色的长发散披在两肩,其风姿不逊于异国的“金发女郎”,她们的一举一动仿佛都在追求着与奶油、汉堡包相调和的格调,结果调制出的少女情态,既不似中国古时大家闺秀的妩媚和典雅,也不是当代资本主义女性的那种纯天然的招摇与卖弄。

吃麦当劳已过去好久了,心中仍念念不忘。进麦当劳餐厅的人一定有崇洋媚外的,我虽不承认自己有这种心理,然而也不能否认内心深处有对强势文化另眼相看的偏向。仰慕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本来也无可厚非,只是领会这文化的内涵不是一种简单的取乐。今天许多国家出现“麦当劳化”,更多的是本土文化的失意,金钱的外流。不先虚心学习这种舶来文化而只取其外在属性,就不能从中得到启示以为我所用,更毋论去征服和战胜它。麦当劳以省时文化见长,而将其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便成为中产阶层消磨时光的玩偶。当我们不理解或曲解了麦当劳文化,我们付出昂贵的价钱就全当作了麦式文化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