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诗意的栖止

作者:磨义君 来源:理学院   发表日期:2005-05-09    

和一些喜欢文学的同学聊天,总是听他们说身边喜欢读诗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也有同感。诚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关心柴米油盐是正道,谁会用宝贵的时间来读诗呢?

不管怎样,我们可以不读诗,但我们的生活却不能没有诗意,否则,行走的,只是一具空壳而已。我所认为的诗意的栖止有:

一、读书

这里说的书,是闲书。

小时候读书,月出于的对中华文字的崇拜,长大后,读书就变成了一次次心灵的旅行。每每遇到好书,就好比走到了一个个风景优美的所在,令人流连忘返。像这样的书是很多的。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而生活的舞台却是无限的。我相信,即使是阳光普照的地方也会有阴暗的角落。上学期有一次去三联书店看书,意外地碰到了《一万封信》在济南的签售活动。早就听说这本书了,作者的事迹也早就见诸媒体的报道。但在看了书之后,还是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我很难接受书中所描绘的事实,但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如果我不读书,那我就永远不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如果我不读书,那我就永远不知道有更好的生活在等着我。读一本书,对自己作些想象,算不算得上诗意的生活?

二、旅行

既是栖止,又怎么扯到了旅行上了呢?

栖止只是心灵的一种状态。而诗意的栖止则是一种人生哲学。老子,庄子,前者骑青牛,后者全凭两条腿周游天下,他们的心灵是明净的,就好比那冲天的大鹏鸟,躯体是要交给信仰的。

老子庄子的哲学,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我最看不惯那种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旅行,那好比把自己从一个笼子投到另一个笼子里。春天已至,万物生长。何不把自己投入到春天去,让自己快要枯萎的理想再次生根发芽﹖那柔和的风、清凉的溪水、和煦的阳光,难道就不能让自己混浊的心灵沉淀?

三、把心交给大海

一个老人,每天清晨,找一个平静的小海湾,一块向阳的礁石,装饵,甩钓。待他做完这一切后,太阳才会从海平面上爬起来,那红色的阳光就掠过海平面,照在他那古铜色的脸上。

如果你认为他会专心致志地等着鱼儿上钩,那你就错了。海水退潮,海滩上总会留下许多小生物。这个时候他就会放下钓竿,赤着脚,在海滩上跑来跑去,如果你认为他的收获一定不少,那你又错了。大多时候他会把困在水坑里的小鱼放回大海,有时候你会看见他满海滩的赶着一只小螃蟹不放,就因为那小东西蜇了一下他的脚趾。

这样不专业的钓者当然不会有什么收获。运气好的时候,他的桶里会有一两条斤把重的石斑鱼,而多数的时候是空空如也。

这位老人,乃是海事局一位退休的船员。那是我在海边跑步的时候认识的。开始的问题是问他为何渔者之意不在鱼﹖他就用爽朗的粤语回答我:以前我是把我的身体交给了大海,现在是把我的心交给了大海啊!因为后半句,我们就成了好朋友。在海边的日子里,只要天气不坏,我总是能在跑步的时候见到他,我也总是用半生不熟的粤语和他聊上几句。

后来,我就到了一个没有海的北方城市读书。浮躁总是难免的,因为理想迟迟未实现。

每当这个时候,我的耳边就会响起那老顽童的声音:把心交给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