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泛月谈

作者:陈旭辉 来源:社科学院   发表日期:2005-06-17    

夜,独步石径,不感幽暗,缘于一轮明月当空。

由此,我想到了古代许多名家大作不乏用月寄托内心情感思绪者。正因为有“月有阴晴圆缺”,才会派生出“人有悲欢离合”这千古绝唱。残月给人带来伤感忧愁,满月则令人振奋。

柳永送别友人之际,见到残月,悲从中来,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使人联想起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加上“晓风残月”就更显凄凉冷落。而东坡居士生性豪迈,即使人到暮年,也不忘来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等振奋人心的词句,也应了他“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性格。

苏东坡另一词篇《水调歌头》,开篇便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极浪漫词曲,与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且两位分别是唐宋诗词的代表人物,为人豪迈,多作高远、清新之句。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曾有“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长如阕”的佳句,意为从自己辛苦的一生,体验到人们总是会聚的时间短,分离的时间长,因此也最能同情天上明月的缺多圆少。

这一自然现象,也让古人们理所当然的把月作为心情忧伤、苦闷、消极、惆怅的象征。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我寄愁心到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窗外月胧明”……太多的诗句用来表达悲凉,这或许和神话传说中“嫦娥独守广寒宫”有关,她孤苦伶仃只与玉兔为伴,怎不叫人心凉。“女为悦己者容”,嫦娥虽美,怎奈无人怜爱,孤芳终将凋零。文人骚客富于想象,遐思无限。但想到此种情境,也惟有空悲切了。

现在的我们,在中秋节吃月饼,预示着将合家团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已有之。因而望月思乡成为那个时代的主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已不需多加阐述了,质朴自然明了。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是体现了游子对故乡一切的眷恋。人在外羁旅漂泊,惟有回到家乡才会觉得月亮还是当年的月亮。

当然还有借月感伤往事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往昔的豪华奢侈,片刻间化为乌有,终日以泪洗面。唐后主这种心情可能也只有明月能知晓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更是对古都金陵的荒凉感叹万分,其文明显带有怀古伤今之意,暗示着大唐帝国走向没落,终将有一天如石头城之凋零迹象。

月儿弯弯照九州,普天之下只有一个月亮,等到月上柳梢头之时,我们尽可在古人意象中的月儿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