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珍惜校园文化讲座,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作者:怀娜 来源:   发表日期:2005-04-22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透视学校内涵的重要窗口。近几年来,通过举办济大论坛等一系列深受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讲座,我校已形成了一种与时俱进、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对一代又一代的济大学子产生了深远影响。

校园文化讲座作为传播校园文化的载体,对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济大论坛到新东方梦想之旅,从杨帆博士的经济讲座到李维安教授的学术报告,一场场深入浅出的生动演讲,一次次面对面的坦诚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大学生们文化底蕴加深了,人文素养提高了。纵观近年来我校举办的各类文化讲座,不难归纳出校园文化讲座的几大特征:

1、主题,与时俱进。讲座的主题与听众的需求和兴趣有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走在时代前列,引导时代潮流。

2、选择,高度自由。学生可以选择听也可以选择不听。是否去听讲座并没有硬性的规定,这与学生的兴趣有很大关系。

3、时空,非于教学。校园讲座持续的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而且具有唯一性。而课堂教学要持续半年甚至一年,一般只有一个老师授课。这就使得同学们对校园讲座有很大的新鲜感。另外,校园讲座一般安排在报告厅、大礼堂、阶梯教室等场所,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4、讲者,功成名就。虽然大学课堂上不乏大名鼎鼎、学富五车的教授和专家,政治报告上也有口若悬河、思想开放的政界名流,但这毕竟是罕见的事情。相比之下,讲座中的主讲人大多是在某一领域小有成就的人,很多还是功成名就的学者、经济学家等。

5、听者,五湖四海。课堂,只能是本班的同学去听;政治报告,只能是有一定资格的人听;而讲座,谁都可以去听。在一次校园文化讲座中,听众来自各个班级、各个院系,甚至是各个学校。除了师生,还有社会上各行各业的热心听众。这有利于知识的开放,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交往面。

校园讲座的上述特点对在校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不少同学不断的奔波于校园中,用课余时间尽量把握每一场自己感兴趣的讲座。这种“赶场”现象也反映了一场积极的讲座对学生的影响之大,之深。

众所周知,大学校园聚集了充满青春活力、具有创新思维的学子,是新思潮、新科技涌动的地方。校园文化是“求新、思变”的全校师生们共同营造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这种氛围推动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进程。而校园文化讲座作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是丰富学子课余生活和提高知识水平的催化剂。有深度、有广度、有意义的校园讲座,不仅可以提高广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作、课题研究的热情。做为一名学生,我们应珍惜校园文化讲座,在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的同时,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