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务实笃行促发展 奋楫扬帆启新程

作者: 来源:政法学院 高功敬   发表日期:2023-03-16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恢宏磅礴。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这给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非凡成就振奋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将牢牢坚守教育初心,脚踏实地、立足岗位,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突出成绩,对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谋划,生动描绘了未来五年以及更长一段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政法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全体师生团结奋进,务实笃行,奋楫扬帆,努力建成校内领先、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学院,为学校“冲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

回顾过去五年,政法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凝心聚力,逐渐形成了“务实、创新、奉献、和谐”的学院文化和“崇尚学术、刻苦治学、精心育人、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一)加强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打造并完善“124”党建工作体系,探索“四抓四强四新”党建工作法,注重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学院党委入选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荣获“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妇女维权服务站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妇女维权服务站党支部获评“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党支部获山东省重点资助建设和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四个党支部获评学校“五星级党支部”,法学系党支部被确定为“样板支部”立项建设单位。

(二)强化立德树人,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社会工作专业先后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序推进专业二级认证。

课程建设、教研教改成绩突出。2门课程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获评省课程思政示范课。获批省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省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立项建设课程2门,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立项建设1项,5篇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出版教材6部,发表教研教改论文近200篇;获批山东省本科高校教改项目4项,省优秀学位论文2篇,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创设“青山学堂”特色创新班,共招收培养学生100余人。打造并深入落实研究生教育“4个1”亮点工程,举办社会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21期、法律硕士“民商事”创新论坛6期;印制研究生内部学术杂志《社会观察》13期,出版法硕研究生合著《泉城商法评论(第一辑)》1部。

依托学院“一支部一品牌,一专业一赛事”育人体系,学生获国家级赛事奖励40余项、省部级赛事奖励100余项。连续在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佳绩,包括特等奖1项(红色专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多次在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高校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山东省模拟法庭大赛、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研究生社会工作案例大赛等专业赛事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多项。

(三)强化学科建设,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社会学学科建设进入高水平学科建设快车道,博士点培育建设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获批学校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2020年与水利工程、应用经济学自主设置“水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交叉学科博士点,2021年被确立为“十四五”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22年获批山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准培育建设学科。

学位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申报获批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法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等四个硕士点,法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三大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布局完成,形成了文理交叉融合,法管协同创新的“1+3+3”学科架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权点以排名第一(全国共77所参评院校)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专项评估。

学科平台基地建设持续强化。成功获批山东省社科重点理论研究基地、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山东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山东省司法厅政府立法研究服务基地等重要平台。积极申报山东省高校文科实验室、黄河流域协同创新中心等。

(四)加强科研能力提升,高水平科研成果成绩突出

五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33项,含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社科项目立项70余项;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揭榜制重大课题2项。到账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在一类出版社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5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科研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三等奖各5项,决策咨询报告获省市有关部门采纳30余项。

(五)加强引育并举,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学院基于“引育并举、多元融合”的建设理念,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兼职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全职引进优秀青年博士教师17人,其中海外留学青年博士3人,晋升高级职称22人,1人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人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人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获评全国优秀MPA教师,1人获评全国优秀MPA教育工作者,入选省社会工作专家库9人、省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济南市政府参事1人。荣获“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高水平青年创新团队建设体系构建取得新突破,建有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3支、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团队1支。

(六)加强国内外交流,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成功举办“比较视野中的社会学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齐鲁国际关系论坛”等高端国际学术会议,打造“青龙山学术论坛”品牌,邀请长江学者等著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讲学交流150余人次,资助教师外出参会或培训300余人次。整合校友和社会资源,筹措到账奖助学金90余万元,设立“青山”社会工作奖学金、“温纳助学金”“瀛在豪才”法律硕士奖学金。2022年,济南智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人民币100万元,定向用于学生资助、科技创新及优秀教师奖励等,学院“党建+资助”育人体系逐渐形成。

成立学院培训办公室,承办全省社会工作管理和骨干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市中区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培训2000余人次。与省市人社、民政、公检法、城市管理等部门以及济南、泰安、济宁、日照等地市30余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共建协议。与济南市司法局等合作成立济南律师学院、济南国际法律服务研究院、济南市市域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等。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展望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二三”发展思路和“四五六”战略部署,生动描绘了学校未来“冲一流、争进位、建名校”的发展蓝图,给学院带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未来五年,学院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树立新发展理念,促进新文科建设,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厚植创新根基,激发内在活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支撑,以特色发展为引领,以人才引育为抓手,以团队建设为平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强化管理为保障,全面实施“七大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高水平学院建设。

(一)实施党建引领工程

一是坚持“一把手”抓带动。把党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党建课题研究、理论创新提高党建工作理论水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压实主体责任。二是坚持“一盘棋”抓统筹,构建学院“大党建”“大思政”格局,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三是坚持“一竿子”抓到底。从细处着手,从小事抓起,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责任面前不推诿,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出实效。

(二)实施机制创新工程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机制创新工程,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学院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全面提升办学治院的能力和水平。深化教学科研、人事和管理等机制改革,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大力推进数字化学院建设步伐,加强“智慧学院”建设。不断深化学院教师的参与度,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并体现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等事项中,推动校地、校企合作,促进研究成果应用与转化。

(三)实施一流学科培育工程

强化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全面提升社会学学科竞争力和引领力。将社会学学科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学科。社会学学科力争进入省优势特色学科行列,早日获批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推动学科专业融合发展。加快专业改造升级,建设好现有国家一流和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认证(评估)专业1个;力争建设3-5个优势交叉学科平台,培育建设3-5个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建成2-3个高水平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强化学位点建设,全面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发展。

(四)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

一是发挥党建凝聚服务师生作用,“以生为本”“以本为本”,加强专业品牌和一流课程建设,在“青山学堂”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举办法学、公共管理等特色创新班;建设一批一流课程,将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强化教学立院。二是持续推进“青马工程”骨干培训班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强化升级研究生“四个一亮点工程”建设,继续落实学院“一支部一品牌,一专业一赛事”,切实提高育人能力和学生培养质量。

(五)实施人才引育工程

以学校人才工程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人才引育机制创新,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内部培育力度。一是依据学科特色方向,结合前沿研究领域和团队建设目标,强化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二是通过兼职等各种柔性机制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加强从国内一流高校柔性引进具有较高知名度与较大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三是优化学科现有专任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强化学科骨干整体能力建设。四是实施名师引领工程,发挥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的领军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引领专任教师快速成长,加大培育青年学术骨干拔尖人才。五是多措并举,全面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重点扶持、加快培养现有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下、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建成一支德高技精、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六)实施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工程

整合学院力量,聚焦重点任务,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发挥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优势,提升学科创新竞争力,培育建设大平台、大团队,努力产出大项目、大成果、大奖励。一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扶植3-5个重大攻关团队,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实现学院攻关项目的可持续增长。二是围绕着学科建设重点方向和国家地区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团队深入开展研究,产出一系列标志性科研论文、著作等重要成果。三是积极培育高层次科研奖励,力争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等标志性奖励3项以上。

(七)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一是发掘校友资源,积极开展校友工作,深化与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建。二是完善培训服务平台,打造品牌培训项目,依托山东省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培训基地、济南大学公共管理培训中心等平台,大力提升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务实笃行促发展,奋楫扬帆启新程。通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经过五年建设,努力使学院办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学科与专业的美誉度明显增强,标志性科学研究成果取得新突破,党建引领、机制创新、师资建设、人才引育、社会服务取得新进展,国际化办学、信息化建设、学院文化建设等取得新进步。到2025年,努力将学院建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鲜明、全方位服务地方发展优势突出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学院,为学校“冲一流”贡献政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