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热点赛道里走出来的创业者——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耿昊坤

作者: 来源:本报记者 张婧   发表日期:2023-03-09    

耿昊坤,从小就酷爱计算机,自本科开始在新西兰主修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期间在奥克兰大学研究学习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在专业知识上不断学习、深耕细作。博士毕业后的他先后进入新西兰、澳洲三家人工智能技术初创公司进行项目研发和技术团队的搭建,在项目估值和融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0年入围澳大利亚建筑领域技术创新“行业认可奖”,2021年在欧美同学会首届“双创”大赛北部赛区初创企业组荣获二等奖。

基于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和技术沉淀,他认为,“AI+医疗”时代正在走来。由于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进步与需求,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扶持,让耿昊坤老师看到了“AI+医疗”的广阔前景和市场,加上中国也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研发地,于是在2021年,他毅然决然地回国走上了这条热点赛道,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抓住机遇 寻求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扫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曾有研究人员做过一项调查,一名放射科医生每天要诊断数十位病人的CT扫描结果,对于一个胸腔病人的扫描报告来说,一般会有几百张扫描图片,而一位医生有时要对某个病人的扫描数据反复审阅,这意味着每服务一位病人,医生要查看上千次图像,一天下来甚至需要查看上万张扫描图片。海量的影像图片和数据让临床诊断医生的工作负担也日益加重。

耿昊坤老师说:“现代医学的进步是基于长期严谨的科学研究积累的,但如果医生学者使用的设备仍停留在十多年前,这难以支持前沿性临床研究成果的诞生,同时如此珍贵的研究会被相对落后的设备耽误,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需求的改变带动市场的变化,医疗器械的更新,医生工作模式的转变都随之受到限制和影响。如何帮助医生更高效地诊断病人,如何将高精度、重复性工作的误诊率降到最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我们迫切需要建立的服务体系。近年来,国家发布多项专项政策支持“AI+医疗”领域的发展。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放首个三级医疗器械资格给予人工智能软件,被业界认为是“AI+医疗”落地元年。根据《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数据显示,预计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将达到307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与研发的规模化投入,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行业也进入了高速的发展阶段。

在我国“AI医疗”发展中,AI医学影像是最热门的应用领域。耿昊坤老师乘着国家政策的东风和怀着回国创业的初衷,在2021年带着“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影像分析系统”的项目回国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并成功获评济南市市中区经纬领军人才,在热点赛道上脱颖而出。同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公司——山东派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新科研成果转化,致力推动AI医学影像技术转化落地。

“AI+医疗”项目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影像智能检测系统,通过分析来源于CT扫描、核磁共振以及各类内窥镜的医疗影像数据,辅助医生高效地完成病证诊断。对患者而言,它构架一个二次诊断平台,让患者可以便捷、快捷地对接专家名医,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偏远的地区也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对医生而言,它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技术,可以充分利用AI在感觉认知和深度学习的各项优势,实现机器对医学影像的精准分析判断,更快地获取影像信息,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提高诊断效率,降低漏诊、错诊的机率。耿昊坤老师说道:“人工智能的开发和识别系统的建立都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和降低投入成本的,由于它们的可复制性和稳定性可以更好地完成更多的工作,使得医疗资源实现自由化、自主化和普及化。”

目前,山东派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与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三家医院达成产品研发和使用合作意向,其消化道内窥镜和呼吸内窥镜分析系统,如:肠道溃疡、息肉、出血,早期癌症筛查上的研究工作也进行到临床试用阶段。这项技术成果将在未来逐步转化为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帮助医生患者实现疾病的智能诊断检测,填补了区域内医疗影像分析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空缺。

产学研合作 实现人才培养新模式

随着临床价值被认可,企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如何保持创新的价值和存在的空间,就需要人才不断地输入和支撑。生产、教育、科研三者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后起之秀的人才培养力度,为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高校里面有大量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是一个极为优质的科研平台,但是积累大量的研究成果后如何实现科技产业化,中间还存在着距离。耿昊坤老师表示,与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不但有利于成果转化,同时产业化的资金支持还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研发,让科学研究向着良好而积极的方向发展。

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上能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与社会的连接。一方面高校的导师在知识学术和课题研究上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企业导师可以在一线实践和科研经验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培养更加立体、全面,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对企业而言,专业人才的输入,可以增加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2022年,在市中区的牵线搭桥下,耿昊坤老师通过考核成为了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谈到济南大学,耿昊坤老师也是十分感念学校给予的帮扶和支持。他说道,在研究识别肠道息肉的技术上,为了排除清洗液在反光折射上的干扰,通过跟济南大学的合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攻克了这一技术上的壁垒,突破难关解决了内窥镜的关键技术。

目前,山东派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学校主要通过校企联合、团队协作的形式在科研项目上展开合作,整合学校计算机视觉团队与创办企业的资源,再加上企业资金、政府补贴和学校的专项资金支持,精准高效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共育,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多方共赢。

今后,耿昊坤老师会在双创赛事方面积极参与,带领学生团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通过大赛体验科研的乐趣,充分锻炼学生科研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走出课堂,将开发的产品对接市场需求,更好地学以致用。

用开放的心态拥抱未来

创业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否定有打击,有风光有收获,有竞争有压力。耿昊坤老师说,创业不应该一味地追逐“风口”、追逐名利,只需要踏实工作,坚守初心,机遇来临时自然可以抓得住。

教书育人不是纸上谈兵、固步自封,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位老师应该追求的。谈到教学,耿昊坤老师说,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创新的、前卫的,跟学生们在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正所谓“教学相长”。

面对未来,无限的未知刺激着我们探索渴求的神经,耿昊坤老师说,大千世界变化无穷,无论创业生活学习都要放平心态、包容对待、敞开怀抱,未来的好与坏都是成长的历练,也是人生厚度的积淀。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开放的心态拥抱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虚此行、不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