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家教好故事--数学科学学院

作者: 来源:学工新媒体中心   发表日期:2022-03-17    

十八年来,我从初为人母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得心应手,感慨颇多。

在我看来,溺爱是一种畸形的爱,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还会坑害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家一直都是“严母慈父”的相处模式。我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她很严厉,让她自己做家务、自己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等。我和所有的父母一样,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深知,我无法陪伴孩子的一生,有很长的路要她一个人走,让她越早地学习更多的技能,她未来的路就更平坦一些。很多时候,她并没有犯很大的错误,可能只是小小的一个错误,我还是会很严厉地批评她。我觉得,孩子就像一棵小树,想让这棵小树茁壮成长,那就要时不时地敲打敲打。相比走向社会被其他人敲打,我更愿意亲自动手,这样她才不会那么痛。

我认为家长应该要接纳孩子的一切,不要抱怨,抱怨是没有必要的。出了问题一定是家庭中每个人的问题,不能把问题全都归结到孩子的身上。家长和孩子是这世上最亲密的伙伴,不应该因吵架拌嘴而产生感情裂痕。有的时候孩子犯了原则性的错误,我不会劈头盖脸地去责备,而会选择一个空闲的时间,坐下来好好地聊一聊,去探索孩子的想法,不断地改变相处模式,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家长不要把养育孩子作为自己人生的全部,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天地。养育孩子是很重要,但自己也很重要。孩子被过多关注,过度期待,她的压力会很大,因为她背负的爱是很沉重的。在这样的压力下,孩子往往不能身心舒展地健康成长,亲子关系也会紧张。

孩子和家长,要像并排的两棵树,彼此分离,又彼此陪伴,一起成长,各自有各自的风景。

我的孩子不缺少聪明、机智,但我更希望她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对崇高的体悟、对价值的理性判断与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为功利而执着追求的精神。身为家长,任重而道远,我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就像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说的:有家国天下的情怀,舍我其谁的担当;有健全的人格,懂得感恩和回报;有健康的体魄,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艺术,提升审美水平;关注技术与社会。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再是我记忆中那个天真无邪、年幼无知的顽童了。希望她能永远地记住我们家长曾教导过她的话语,希望她永远被爱和阳光围绕着,希望她能永远胸怀天下,希望将来能成为祖国的栋梁。(金数2002班 李雨真家长)

莫言说过,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人成才很大一部分受到家长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借此机会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要立德树人,家长应为孩子的日常生活作出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应注重言传身教,在每日的言行中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的心于礼而始、向善而行。

其次,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与伦比的。孩子高中的校训是“做一个幸福的人”,我深以为然,并且一直以这种希望来面对孩子。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并未过多干涉,更多时候让孩子们知道在他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会给他重新尝试的机会。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更多的是提出建议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而不是让他按照家长规划的路线去前行。年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着尝试的机会,有着出错的资本,有着重新来过的勇气,家长应该放平心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了解曾经的失败,方能成就明日的成功。

再次,便是注重孩子的人生抑或学业上习惯的养成。孩子年幼时,我们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在书中学习科学知识、人文常识以及待人接物的品行,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培养自己的爱好,确定人生的目标。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孩子注重“效率”。无论是平日功课还是每日复习,都是要求孩子将自己的学习时间效率最大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也是孩子所必需具备的一个良好习惯。

最后,我认为家庭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只要是孩子学习的时间,我们大人绝对不看电视,十几年来一直如此。另外,对于孩子的成长也不要操之过急,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花期,让我们静待花开。家中做的任何决定,要让孩子参与其中,真正成为家中的一员,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爱与被爱,持赤子之心面对世界。(金数1902班 刘华政家长)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女儿已经20岁了。回想女儿成长的过程,我们真是百感交集。陪伴女儿长大,既有取得进步时的喜悦,也有对女儿青春叛逆期时的烦恼;既有健康成长的快乐,也有生病发烧时的焦虑;既有对她望女成凤的渴望,也有觉得女儿只要健康成长其他都是小事的矛盾心理;既有因上班忙碌没有好好陪伴女儿的遗憾,也有对于女儿懂事体谅的欣喜。时至今天,女儿长大了,感觉她在各方面还是很好的。在此,我简单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父母的以身作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优质教育。身教大于言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的一切特别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想要求孩子怎么做,只要自己做到了,孩子也会跟着学习,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一种无声的教育,比起只会说大道理而自己不去做或做不到,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所起的教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其次,陪伴孩子成长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学会和孩子做好朋友,尊重孩子。要注重和孩子的交流,尝试与他们一起学习与进步,让孩子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和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让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提供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另一方面,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认为学习并不是孩子的一切,孩子的成长是多元的,死学硬背更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尝试把比较枯燥的学习以一种游戏的方式进行,这样既有利于孩子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可以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

再次,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至关重要。现在的孩子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小太阳,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都是常见现象。尽一个家庭最大的力量来培养孩子的各种爱好、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让孩子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至关重要。要让孩子经历挫折,具备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自信的心态,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直面困难。

现在女儿已经是大二的学生。我们感觉到她比上高中时自立了许多,有了自己的担当。我们与她相伴成长的时间每年只有短短的两个假期,更多的时间是她与老师、同学们在一起,希望女儿在大学里能够健康快乐,学业有成。(数学1902班 邢欣业家长)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我觉得这话颇有道理,因为在朝夕相处的生活中,家长与孩子已经建立起了十分真挚深厚的感情,家长也由此成为孩子最容易接受和模仿的人。在十几年的家庭教育中,我深深地感到家长责任的重大,我们家长也在跟孩子一起成长。家长的“言传”和“身教”相比,身教的效果要大得多。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是立体的、全方位式的教育。下面谈谈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常常给我的女儿一个亲切的拥抱,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小小的礼物……这会让孩子很自然地感受到父母给的爱,也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

其次,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倾听。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碌,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要时常关切地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女儿的时候,她总是很兴奋地向我说很多很多的话。当她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这样增强了她的自信。我认为这样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再次,孩子的诚信教育问题。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讲究诚信,诚信是立足于社会的基石。重承诺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教育孩子也同样适用。在这方面,我们也是以身作则,对自己的言语行动负责。陪伴小朋友成长的过程,也应该是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大朋友不断地把自己变得更好的过程。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而且他会随时翻出来照着做。如果某些时候我们发现孩子言行不一,回想一下我们自己以往的言行,就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

第四,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而每一位家长都是这座宝藏的挖掘者。挖掘得当,你就可以让那些宝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并雕琢成精美的宝石;否则它们只能被埋在地下默默无闻,还要被误以为是一座贫瘠的荒山。培养教育孩子犹如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坚持到最后谁都不能轻言放弃。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仅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家长做个有心人,扶持着孩子,共同去克服这一路上的“艰难险阻”。(数学1701班 柳安心家长)

时间真快,仿佛弹指一挥间,女儿已经读研了。回首过去,好多记忆已经模糊了,有些记忆却深深刻在脑海里。

记得女儿两岁半的时候,我带她回姥爷家。姥爷家客厅的灯泡坏了,我搬个凳子踩上去换灯泡,我父亲在边上扶着凳子,女儿在一边玩耍,看到这一幕,立马跑过来也扶住凳子,并且奶声奶气地叮嘱我:“妈妈要小心啊。”当时我父亲就跟我说,这孩子长大了肯定孝顺。还有一次,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天气阴沉要下雨了,奶奶早早把女儿接回了家。女儿迫不及待地找到雨伞,要给我送到单位,生怕我淋雨。奶奶劝不住,还是后来我打电话告诉女儿办公室有伞,女儿才作罢。

回忆女儿的成长是幸福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到硕士研究生,在学业上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实现了她自己的小目标。我为女儿学业的顺利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也感受到女儿从幼时的天真、不谙世事,到现在能和父母一起讨论时事要闻,女儿开始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看到女儿的成长,满心欢喜,真替她高兴!

回首孩子的成长,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父母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大于言传。身为父母,孝顺长辈,努力工作,热爱生活,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次,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读过台湾作家张文亮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孩子就是那个努力前行的蜗牛,即便走得慢一点,蜗牛也在一直不停地努力。而也正是蜗牛的陪伴,让家长闻到花香、感受温柔的晚风、看美丽的星斗……每次读这篇小文,都让我感动很久。慢一点,让内心安静下来,陪着孩子慢慢地成长,悉心感受孩子成长的过程,同时让孩子享受成长的点点滴滴。(学硕2001班 郑惠敏家长)

从孩子出生之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她能健康地成长。后来,随着她一天天地长大,我希望能传递给她正确的观念,包括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尊老爱幼、团结同学。凡是我所能想到的、认为是正确的,我都一点点地告诉她。

我是第一次做母亲,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女儿。我们之间总免不了有诸多的磕磕绊绊。所以,我们都要慢慢学习。因为家庭缘故,我没能接受到好的教育,所以我希望我的女儿,不要像我一样,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上小学的时候,我晚上下夜班12点多,看到她练字练得不认真,早上5点多就把她叫醒,看着她一笔一划地写,直到田字格里干净整齐。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她的耐心和恒心。直到现在,孩子也一直坚持练字。

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不会一味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而要经常倾听她的想法,尤其是在她初中阶段叛逆期的时候,我经常和她交流,了解她的困扰和苦恼,一起想解决的办法。她那时候英语学得不好,我就帮她找家教,督促她背单词。帮助她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进行修正和提高。

高中时她在省重点,但是身体不好,总是请假,我其实心里着急但也不能逼她,我知道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都是高度紧张的,只能是安抚。我要做的是在生活上照顾她,不应给她过大的压力,适度保持紧张感就可以。

大学时,她一开始不适应住宿,有时打电话说想家。我很想把她接回来,哪怕是周末住一天也是好的,因为我也想她。但是我没说也没去做。我想,这是她走向独立的过程,好走难走,都必须得走。她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说毕业后想当一名老师,问我的意见。但其实不知不觉,我已经不再是她的决策者、意见的提供者,而是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倾听者。我其实也在让自己适应这样的角色转换,我想每一个家长,都要有这个过程。

后来她读了研究生,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科研生活。那些英文的论文我也看不懂,怕弄乱了也不敢帮她收拾,只能在半夜看到她卧室的灯还亮着的时候嘱托一句:别太晚了,早点休息。每当这时候,我会想,我的确可以放手了。(学硕1801班 尤金家长)

(来源:学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