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以启山林”——记我校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郑庚修教授

作者: 来源:   发表日期:2021-09-16    

近日,郑庚修教授负责的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教师团队荣获了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郑教授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工程学、优势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带头人,从事头孢类药物研究及产业化。郑教授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山东省勇于创新奖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科技兴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郑教授主持、参与完成的第三代头孢抗菌素中间体活性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坎地沙坦酯原料与制剂关键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年来,郑庚修牢记教育初心使命,积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全力参与教学、科研工作,积极将自己的科技成果服务于社会与企业,在头孢药物中间体的研究与开发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郑庚修教授是1995年来到山东建材学院(济南大学前身之一)工作的,至今已有26个年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济南大学是他教书育人的主舞台,金城医药化工是他成果科研转化的主战场,郑教授在这两个舞台上腾挪转移,开辟了他的一片天空。

人才育在实践中

作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是他的使命。郑教授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主讲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药物合成反应》《反应工程》《精细有机合成新方法》等核心课程。扎实的学识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和基础。

孔子曰:因材施教。在本科教学中,郑教授认为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他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将实践中的技术问题带到教学中,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化学学科,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具备学科的基础知识,引导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科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研究生培养,郑教授提出了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要致力于化工领域的技术开发,要能够独立地从事创新研究的培养目标。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要有针对性,但理论联系实际是郑教授奉行的金科玉律,也将这一准则用在了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他所服务的企业金城医药也是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学院的学生在这里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有的还成为企业的一员。多年来,金城医药为2000多名济大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学校在金城医药建立实习基地,双方共同建立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专业,成为济南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为回报学校,金城医药在济南大学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助力更多的青年学子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拼搏。

一个人掌握科技知识是有限的,我要把知识传授出去,提高群体素质,形成集体智慧。这些年来,郑教授就是这样将项目产业化实践经验与教学相结合,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他的一个学生曾说:我们喜欢做郑教授的学生,又害怕做他的学生,因为郑教授作风严谨,要求严格,要求我们明确每个课题,并对研究计划加以有效实践。郑教授认为,既喜欢又害怕,这也是一种为师之道。

项目做在企业里

技术不能停留在课堂上,不能待在实验室里,企业需要这些技术,技术只有实现产业化才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1995年,郑教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来到了金城医药的生产一线,这一做就是26年。20多年的时间里,郑教授和他的团队一直专注于头孢类中间体的研发。对于一种头孢类药物来说,从中间体到原料药再到人们注射或服用的药物制剂,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中间体的生产则是这个链条上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也是他多年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1995年被聘为公司总工程师,郑庚修与金城医药的合作已达26年。最初,在金城医药,他主要负责新产品的研发、老产品技术改造及创新、项目论证、生产工艺管理工作,通过自身努力,推动了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快速跨越发展。在金城医药公司他们已经开发试制出新产品20余个,相继成功转化了DCCAE-活性酯、氨噻肟酸、三嗪环、头孢他啶活性酯、呋喃铵盐、头孢吡肟、头孢克肟活性酯侧链酸等产品。同时,公司通过物料替代、调整投量等方式不断优化工艺,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收益率持续提高,保持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郑教授为企业带来更多技术支持的同时,也经常带领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攻关,破解技术瓶颈和难题。在金城医药技术人员中流传着一句口头禅,有技术难题找郑教授,一定能解决!”

在郑教授看来,科研人员与企业的紧密配合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他与许多制药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也让企业发展为行业的龙头。在他们团队的技术支持下,金城医药成为国家最大头孢中间体生产集团,活性酯国内外60%左右的市场供应都由该集团生产,其中头孢克肟活性酯和呋喃铵盐了占80%的国际市场份额,获得2019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齐鲁安替制药在技术合作企业的头孢他啶活性酯支持下,原料药他啶活性酯占了国际市场份额的约七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企业,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近年来,在头孢类中间体的开发方面,郑教授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个个技术突破,也让曾经价格高昂的头孢成了一种平民药。如今,一支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政府招标单价是1元左右,而在20年前,进口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价格是一支200元左右。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头孢类药物生产稳步地走向世界领先水平。也是在那一年,郑教授主持参与的第三代头孢抗菌素中间体活性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年的科研成果转化让郑教授认识到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才能更好地推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助力技术的进步。他认为,作为科研工作者,他们有责任身体力行地走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前列。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宏观层面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微观层面能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产学研主体的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这些年来,郑教授与企业合作,完成相关产业化项目30余项,实现产值50多亿元,经济效益达10多亿元。郑教授主持多项课题研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先后完成了30多项产品的开发试验。郑教授主持完成的7个项目,产品技术均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学术服务于社会是郑庚修一直奉行的理念,他在科技产业化、服务社会的行动中,为社会创造了更大的效益。他的这些技术、项目在企业落地生根,不但有利于经济社会建设,也使我国在第三代头孢活性酯和头孢抗生素生产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为学生成长成才、就业打开了一条通道。学校为公司输送大批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公司为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实践能力的平台,学校育人与企业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郑教授利用与公司合作研发课题、给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机会,与齐鲁制药、罗欣药业、鲁南制药、新发制药等知名制药公司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积极向合作单位推荐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为学生就业工作开辟了新的通道和路径,助推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近年来,济南大学坚持立足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需求,全面融入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出台了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化产教融合的一系列文件,推动建立高度集成、开放共享、跨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平台,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为郑教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他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将在产学研融合中深耕细作,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本报记者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