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家教好故事--政法学院

作者: 来源:学工新媒体中心   发表日期:2021-04-15    

说到孩子的教育,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在此,我简单谈谈我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在与孩子接触过程中,我慢慢地发现,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无形中,孩子有了自己的三观,会通过父母的示范行为,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从而反射到自己的行为中,效果远胜于口头的说教。

其次,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点很重要,不管是生活上的习惯还是学习上的习惯。现在很多父母都舍不得孩子干家务活,很多事情都一手包办。在生活上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说整理自己的房间,特别是书桌,每次做完作业都要自己收拾好;有时还可以让孩子帮家长做家务。生活上养成的好习惯,对学习和未来工作也很有帮助。

再次,加强沟通,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或挫折,父母苦口婆心的说教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我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家长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一些,比如,“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而不是处处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指挥孩子的一言一行,不去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否则,当孩子渐渐长大,你也会离孩子越来越远,难以把正确的思想和经验传递给孩子,导致教育的失败。但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

第四,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朱自清先生说:“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从小我们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让孩子先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家长的事情,懂得规则,遵守原则。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有耐心,不能因为孩子做事情做到一半有些吃力了,就去帮忙完成剩下的事情,而是要给孩子时间,让他们慢慢地学习技巧,探索世界。记得曾经有一次孩子忘带作业,我的选择是不去送,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接受老师的批评。自此以后,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不能指望我,所以每天都会检查书包,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忘记带东西的事,长大之后出门的衣物、重要物品也都不用我操心了。

最后,我们还经常鼓励孩子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让孩子多锻炼身体,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更希望孩子还能有自己的乐趣,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法学1902班 张佳宁家长)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同样,家庭教育即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想要让这场旅程收获满满,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调整教育方式。

要会放手,把孩子交还给他们自己,让孩子学会自我照顾和自我成长。我们希望孩子是一个学习型的人,是一个可以通过学习去适应社会的人,家长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空间去主动学习,学习知识,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如何处理生活中琐碎的事情。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在一些大的原则性问题上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但这也仅仅是建议。但是,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管教太多,会给孩子带来不利,有时候连父母都无法察觉,甚至一直还以“为孩子好”的理由“干涉”孩子的成长。

这样的“放手”也要有一个度。有时候在和孩子的视频中,孩子抱怨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不和谐等方面的问题。这时,我都会去鼓励孩子,我们家长要明白孩子需要的其实就是一些鼓励,用积极的态度去影响他们,而不是否定他们。家长要做到像一个朋友一样与孩子交流,要知道,良好的亲子关系会大大地助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法学1905班 姜竹清家长)

良好家教是孩子的指路明灯。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便是一生的起点,极大地影响着未来的发展。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良好的家风弥足珍贵,足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因此,我十分重视着家庭教育,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也是以成人为先。

从孩子上学开始,我总是会问她几个问题:在校有没有被人欺负,有没有欺负别人,今天玩得开心吗,有交到朋友吗,和同学相处得好吗……比起在校的学习,我更在意她的生活。是否被校园欺凌,是否与人相处友善,是否真诚相待……我觉得是十分重要的。比起培养起一个学霸,培养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是更为重要的。

孩子稍大一点的时候,我也不刻意压制她的兴趣爱好,有一些我看起来是没什么用的,但我也只是提出建议。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自己的选择,这应该是好事。家长只是起着指导引路的作用。孩子的做法有误,家长应该告诉他们为什么,而不仅仅是强制要求他们不做——对叛逆期的孩子来说,有害而无利,更似于火上浇油。我常常感到十分愧疚,因为一时的情绪冲动而没有好好与孩子沟通,事后也极易变成看不见的隔阂。我也希望其他家长可以好好思量。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也经常告知她一些社会上的经验。虽然她还不甚了解,也未曾理解,但这仍是十分必要的。有一次,她和我们闲谈时曾说过学校的食堂问题,会有学生被莫名扣除餐费。我清楚地感觉到她的天真,也感觉到了现实揭露后她的错愕。这些都会变得寻常的,大人的世界总不可能都是简单的,有些做法或许是很难看的,她也应该从舒适区中走出来了。同时,我也有一种感叹,我的父母的那个年代,对于家教的缺失真的很严重。由于自身的坎坷经历,我也希望能为孩子建立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法学2002班 王雨辰家长)

无论大家小家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则秉持着“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的家风家教。

首先,自律自约,率先垂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我在孩子小时候就教导她要实话实说、说话算数、言而有信,当然,我认为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家庭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我们能相互体谅,和睦相处,家庭氛围十分融洽。

其次,适时引导,严而有爱。当今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与我们小时候大相径庭,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他们过早地拥有太大的压力,学业繁重,竞争激烈,孩子会期待父母换位思考去理解他们。我们会留出许多时间陪伴孩子,想方设法地多寻找她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多引导,多沟通,能够提升她的自信心。从小时候起,学走路时她摔倒了,我不会立刻扶起她,而是在一旁鼓励着她自己爬起。在日常生活中充分给予她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让她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从各个方面培养她自立、自理的能力。鼓励她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希望她能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需要。我们也一直关注着她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从小便对她的学习习惯严格要求,也尝试过“头悬梁”“锥刺股”的方法鞭策她,她也认为这种严而有爱的教育给了她很大的帮助。

再次,付出第一,回报第二。我们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并配合她去完成她所喜爱的事,告诉她不要功利但要努力。我们认为即使她没有取得最优的结果,只要竭尽全力便是最无憾的事,这样的结果也算是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付出的过程已然体会了这一道的酸甜苦辣,获取回报是最佳,没有也无妨。

第四,善于求知,毋问年龄。韩愈在《师说》中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或许诸多大人会碍于年龄的面子而不愿向晚辈学习,但我们不会。我们会在自己犯错的时候直接认错,不找借口,也会虚心学习孩子的优点。比如她对于新鲜事物的快速学习能力,便是我们家长求之不得的技能,我们会询问孩子自己不理解的事情,会学习她敢于探求新事物的勇气。长此以往,我们家便在互补互助的过程中共同进步。(法学2008班 刘若彤家长)

儒道留千古,家风传万年。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儒家的门徒,孔孟之学在我们家的家风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在我们对于孩子的培养中也随处可见。

首先,我们了解孩子的缺点,所以就经常对他讲,一定要“戒躁”,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去除一身焦躁浮气,方能步步稳扎稳打。

去掉躁气,不能光凭嘴上说说,更需要让孩子切身感受,因此我们对他采取挫折教育。太多的表扬和赞许容易造成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变弱,经受不起苦难和挫折,面对逆境极易茫然不知所措,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甚至一蹶不振,所以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会给孩子一些“不可能的任务”,故意给他制造阻力,让他经历失败的过程,感受挫折,让他明白不经过艰苦的磨炼,自己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只要他能坚强,我们就一辈子放了心。

有些事情,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还是学习上的。

其次,我始终认为应该看得清时代,在传承中勇于承担责任;看得到未来,在守望与信任中静静等待;找得到幸福,用微笑带给孩子希望。心系孩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孩子,就如泰戈尔所言:“无论你走得多远,都走不出我的心,就像黄昏时分的树影,掩得再长,也离不开树的根。”我认为应该与孩子共同进步,不能把自己局限在过去,与孩子多多交流,抱着相互学习的心态与孩子进行交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最后一点,孩子现在处于长身体、长才干的重要时期,也是理想萌发、世界观形成、人生探索的特殊时期。让孩子拥有“赤子之心”,到老都不会落伍。(国政1901班 姚智恒家长)

独立是最好的家教。我认为,让孩子学会独立是一个好家教的精髓。

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和他母亲不常在家,往往是将他送到爷爷奶奶家。这导致孩子过分依赖爷爷奶奶,俗话说“隔代亲”,祖辈的溺爱是对孩子成长不利的。每次打电话或者回家,我总是叮嘱他们,要对孩子严一点,别宠着孩子。等到孩子上学的时候,我总鼓励他在学校里要自己照顾自己,与老师、同学处好关系,同时要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慢慢地,我也确实觉得孩子更加懂事、更加独立了,这是和其他孩子比较得出来的结果。我记得在他小的时候,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爱做家务。即使我们没有要求他做,他也会自觉地帮助我们扫地、洗衣服。有次我们不在家,孩子竟然把家里所有的抹布都洗了,拧干晒在阳台上,楼下的邻居看见了,一个劲儿地夸我们家孩子能干。

在学习上,我一直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完成学习任务,踏踏实实、不能想着走捷径。大概从初中开始,孩子的学习我们几乎是没再管过。

现在孩子上了大学,真正成为一个大人。我们坚持尊重他自己的看法,凡事尽量让他自己做主,如果他需要建议,我们再提出。对于孩子来说,独立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总会老,将来是孩子自己的将来,不是家长的将来,独立是他走入社会必备的品质。(社工1901班 戴大磊家长)

首先,我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体现在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看待社会的最根本的观点,只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人。

其次,我认为家长的人生观和思想品德对子女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家长的文化素养并不等于家长受教育的程度。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孩子的发展就会比较好。所以,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家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对子女的身心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我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注重家庭环境的塑造。在一些单亲家庭中,孩子因为缺失了一种情感,很容易造成性格孤僻自卑;而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由于过分溺爱,又会使孩子们从小骄纵跋扈。人既然生活在环境中,自会改变环境也会受其改变。我的孩子是独生子女,但我并不会去溺爱她,因为给孩子的最好的家庭环境就是充满爱的环境,让她在这个温馨的家庭中快乐地长大,不卑不亢。所以当她面对一些困难与麻烦时,既不会被吓得退缩,也会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去面对它,这就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当孩子步入学堂开始第二教育时,父母仍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就读书来说,这是孩子从小要培养的习惯,父母们就要循循善诱,帮助孩子们探索书中的知识,体味读书的快乐。记得小时候我的孩子喜欢约翰娜·斯比丽的书,我不仅给孩子买了全套书籍,还陪她一起看书,帮她理解书中内容。久而久之,在父母引导下培养的对读书的兴趣是很难被磨灭的。

而在学习方面,父母也不应该固守传统思维,成绩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现代孩子们学习压力普遍很大,对自己的成绩也是十分看重,没有取得好成绩会产生很消极的情绪,如果这时候家长还去批评责骂他们,很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每年都有小孩因学习压力大而放弃了生命,这是不理智的行为,也反映了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这都是值得家庭和社会重点关注的内容。

父母们也要做到对孩子们正向性格的培养。人的性格主要是“原生家庭”和“自我特质”两个共同作用的,随着年龄增加,后者在生活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重要,但个人性格也可以随着事物的发生而渐渐有所改变。对于后天性格的发展,家庭教育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形成自信乐观的性格其实并不难,一是家庭和睦;二是父母从不吝啬对孩子夸赞,也不会拿自己孩子跟人比;三是他们支持孩子思考后做出的决定。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倾其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有些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也许影响的不只是孩子的童年,更是他们的一生。

教育是一门学问,家庭教育更是一门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好学习钻研的学问。现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相应的证书、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唯独“为人父母”这一重要的社会角色,却只能靠我们家长自己“担任”了,再去一点一滴地学习!(社工2001班 于冰雯家长)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从古至今,家风对后代的品德的影响尤为重要,中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要注重家庭、重视家教、树立家风。蔡元培先生便曾在《中国人的修养》中写道:“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在时代迅速发展、信息获取便利的如今,扬中华传统优秀品德,培育与传承良好家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便也应是作为青少年第一任老师的家长所需要做到的。

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来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当时我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力量也许很微小,可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希望能够为国家作出贡献。于是我联系当时物资紧张的地方和医院,帮忙采购防疫的消毒物资和口罩等防护用品,帮忙维持社区内管控疫情的秩序,希望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每天六点多就出门,有时候忙起来往往顾不上吃饭,一转眼就已经到天黑了,但回家看到锅里还温热的饭菜,心里总会暖暖的。

每当女儿问我,这样辛苦吗?我毫不犹豫地说道:“不辛苦,想到能够为防疫事业作出一点贡献,爸爸就充满了力量。”在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那种崇拜的眼神,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呢?我用自己的方式给她扎下了无私奉献的根,未来也许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我们终将会老去,我们手中的火炬迟早会传给下一代,在他们的身上有他们的个性,也有我们的影子。父母怎么样,孩子就怎么样。《颜氏家训》给孩子留下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教诲,教导他们勤俭持家。希望未来我的孩子也能够怀着优良的品质,为社会作出贡献。这也便是进行家教,传承家风的意义所在吧。

传承家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精神,弘扬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尊老爱幼,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爱国爱党爱人民等等,建设一个文明、积极、健康的家风,进行正确的家教。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家长需言传身教,培养青少年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其健康地成长。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每个家庭都需要传承着家风,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加强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传承家风的同时,也为优秀文化的继承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弘扬奠定着思想基础。(思政2001班 李湛蓝家长)

(来源:学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