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作者:崔恒展 来源:社科处   发表日期:2005-04-08    

社会科学一般称为哲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它是与以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相对而言的,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探索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管理规律为己任。有人称社会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一切成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先导。显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也是社会科学的职能所在。

社会科学工作者至少应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认真地思索和探讨:一是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是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是什么?三是应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阶段,是社会经济的激烈变动时期。有学者据此提出,我国GDP现在已达到人均1000美元,从国内看,城市化迅速发展,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复杂;从国际看,由于工资成本提高而导致竞争力降低。这个时期各种关系如果处理得当,经济就会顺利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社会动荡、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经济徘徊。或者说,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不和谐”。因此,“和谐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套用来从社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方面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引发的那些经济、社会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为我们描绘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有学者提出,个人之间的和谐、组织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和谐构成了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谐社会的要旨在于生成可以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的体制,以达到自我扩展、自我纠错、自我维系的目的。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

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奋斗目标之一,毕竟刚刚提出不久,而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则见仁见智、方兴未艾,但至少在以下两点已基本达成共识: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的科学内涵,意味着在我国将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格局,因而大大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为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在短期内能够达到的。这两点共识告诉我们: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将大有可为。

“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当今世界普遍公认的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科学研究本身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是不言而喻的。高校科研不仅要服务于教学和学科建设,而且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中曾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资源丰富,队伍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优势明显,国际学术交流活跃,图书资料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如何整合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重大现实应用课题。

社科处作为学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行政管理部门,认真研究和把握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的规律,积极探索在综合性院校实施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方法,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断充实和完善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和引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调动研究人员从事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环境,提供相关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我校的社会科学研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