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我与心理学

作者: 来源: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刘鑫宇   发表日期:2023-12-01    

“同学,你学什么专业的呀?”

“心理学”

“那你知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呀?”

想必每个心理学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此情此景,作为心理学人,学习心理学已一年有余。从陌生到了解到熟悉到热爱,心理学这一“神秘”的学科俨然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相遇

高考结束后,专业名单眼花缭乱,抱着一心想考公的目的填报了各个公务员招收岗位多的专业,除此之外还有学科师范以及财会类,“心理学”这个词汇显然不入我眼。不知什么原因就把济大心理学填上了,“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想去的没去成,冥冥中或许是某种缘分,我最没在意的心理学恰巧成了我的录取专业,从此我便开启了与心理学的不解之缘。

相识

初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便是《普通心理学》,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到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到感知觉错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枯燥无味的概念以及一大堆无趣的理论使我渐渐对心理学失去兴趣,甚至慢慢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大一上结束,我的成绩完全够转专业的要求,或许是出于职业规划的角度我没有申请转专业,就这样,我再次选择了心理学。

相知

大一下的专业学习开始有了起色,《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一门门的专业课使我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对心理学有了真正的了解。随着知识储备的渐渐增多我发现诸多枯燥的理论不再枯燥,诸多大师不再陌生。《发展心理学》中我们学习从婴儿到幼儿到青少年到成年到老年不同阶段人的心理特征。回望过去,似乎好多理论内容都与自己的心理发展过程相符,展望未来,又能及时预测自己的心理状态并适时做出调整。《人格心理学》让我对人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有意识的去完善自己的人格。《社会心理学》教我冷静,客观地看待当下的社会事件背后折射的心理现象。《生理心理学》让我明白,一切心理现象的背后都有科学的生理机制……一切的误解都在我脑中烟消云散,《普通心理学》不再枯燥,正如他的英文名字General Psychology,他是心理学的基础,是心理学的大纲。陌生的大师不再陌生,他们的理论经过岁月的冲刷仍能在当代得到印证,一个个大师的名字,犹如一颗颗明星,点亮了浩瀚的星空,在我的心里熠熠生辉。

相伴

经过一年的沉淀,我慢慢找寻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我开始参加科创项目,关注心理学与当下热点的结合,如ChatGPT与心理咨询的交叉应用、心理咨询中生理指标背后反映的现象如何反馈应用于咨询以改进咨询效果等。除此之外我开始积极探索心理学的诸多领域中我真正想做的是哪些:基础心理学中对脑机制、生理机制的基础研究如何推动心理学纵向发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合理人性化,应用心理学中在临床、管理、计算机、司法、工业等领域应用如何回应当下时代所需。而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已潜移默化地深入我心……

或许用“和解”一词形容我与心理学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从志愿录取时与心理学和解,开始学习心理学,到面临转专业的选择时与心理学再次和解,继续学习心理学,到现在心理学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与我自己和解。了解自己的人格后,与成败和解,当面对成败之时,我能从容接受,淡定自若,波澜不惊。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后,与自己的成绩和解,收拾心情,整装再出发。了解自己的先前知识经验,与自己的过去和解,“往之不谏,来者可追”。接触心理学一年有余,从相遇到相识,相知,相伴,心理学早已融入我的生活,教我与自己和解,在生活中做和谐的统一体。展望未来,我将与心理学继续续写属于我们的篇章!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刘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