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拼搏奋斗 励志笃行——访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团队

作者: 来源:​水利与环境学院 杨雨 高舒琪   发表日期:2023-10-20    

近日,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水利与环境学院由黄波、白健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吴泓霖、梁子稣、徐珂、张可心、燕浩景团队完成的作品《多功能模块化堤防养护遥控作业》获得一等奖。下面请随笔者一起走进这支团队,了解比赛流程以及团队的参赛心得。

聚焦问题 行以致远

笔者从燕浩景那里了解到团队之所以想到设计作品《多功能模块化堤防养护遥控作业》,是因为团队在一次前往东平黄河河务局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投身到堤防养护、水文监测工作中。偶然发现在堤防养护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烈,效率比较低,且堤防地形环境复杂,交通工具无法进入作业区,所以团队就萌生了设计项目作品的想法。

团队成员“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成员们为了解决传统日常堤防工程养护工作中,养护人员经常面临养护工具器械单一、适应复杂环境能力弱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此次作品,这也是团队设计作品的初心。

接下来,燕浩景也向笔者详细地介绍了他们的项目作品,团队项目作品主要针对解决传统堤防养护强度大、现有条件下堤防养护工具单一等问题。为了提高堤防养护工作的效率,降低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团队通过多次考察和现场模拟实验,不断完善其结构及功能,设计出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堤防养护遥控作业车,作业车自动化程度高、工作灵活,并且该作业车采用模块化设计,由箱体模块平台、无线远程遥控系统、电机驱动及操作系统筹多个模块组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控性。项目作品也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损失,提高养护工作效率,促进堤防的绿色环境发展。

在面对课程学习的压力时,团队成员们总能挤出时间来沟通交流,不断完善项目作品,其中也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耐心帮助。当笔者问及在比赛前对于此次比赛抱有怎样的心情时,燕浩景答道,在比赛前,心情在紧张和兴奋之余,还有一些忐忑,但不管结果如何,过程总是好的。

卑迩之始 可达宏志

在此次全国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参赛的选手都是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在该项目方面有卓越能力的同学们,学姐学长们提到在此次同台竞技过程中,不仅了解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在优秀的人群中深刻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从而可以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这对于未来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引导作用。

笔者问道团队成员们在比赛期间有没有感受到压力,燕浩景回答到当时感受过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但通常通过队内成员给予的积极引导鼓励以及保证睡眠质量,就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团队成员自述到之前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拿到这个奖,在知道获得一等奖时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学校学院的鼎力支持,是更多人的奉献配合。学姐学长们感慨忘不了指导老师,携手配合;忘不了队内成员,互励前行。这份荣誉不仅仅是对自己热火朝天的全力以赴的肯定,更激励着自己继续站在离创新更近的地方。

跬步之积 能至高远

笔者向团队成员们问道对想要参加此类比赛的学弟学妹的建议时,成员们也是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要想在团队竞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加强团队合作,融入团队,形成优秀的团队风气,相互学习、包容、谅解,共同努力实现团队目标。但是比赛获得一等奖并不意味着达到了目标,就可以停滞不前。因为,获奖并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对成长的一种记录,也是一种前行的激励。最后,团队成员们也祝愿以后想要参加比赛的同学们都能如愿以偿。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燕浩景谈到日常的学习与工作,应做到学习时专心致志,工作时雷厉风行。课余时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也可以有弹钢琴、唱歌、摄影、打球、绘画等丰富的爱好和兴趣,能让日子慢下来,让心静下来,宁静以致远。团队成员们希望同学们勇于尝试,因为再高远的志向,终日仰望,亦只觉遥不可及,唯有迈出第一步,才能真切感到理想的炽热,才有到达终点的可能。

奋楫笃行不啻微芒,凝心聚力造炬成阳,做脚下有路、心中有光的追梦人。成功者,不嫌目标高远难至、畏蔥不前亦不好高骛远、空谈理想,而是以一心谦逊、满腔热血,勇敢迈出第一步,从眼下做起,在细处落实,最终方见理想曙光。只有具备足够的耐心、信心,坚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断努力,不骄不躁,认真对待,才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有成就,就必须事必躬亲,力学笃行,日积月累总会有成功的一天。最后,笔者祝愿所有同学踏过泥泞,折断荆棘,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水利与环境学院 杨雨 高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