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春日静好且听风吟

作者: 来源:文学院 赵益宁   发表日期:2023-05-25    

“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的美好。”顾城如是说。斯言不谬。

徒步去看一场花事,渡船去赏一湖春水,一路风尘,寻找属于心灵的原乡,俯瞰烟火人间。下一场细雨,夹杂着雨水的芳香。吹一阵春风,伴随着百花盛开的芳华。世界本来就很美,守住这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足矣。当我们陷入物欲横流、充满压力、匆忙无常的世界中无法停下来之时,保持一颗淡泊之心,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菜根谭》有言:“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是极!春日不迟,明朗清澈。寻一方草色青青,感受一席柔软温润;嗅一口花香鸟语,品味满心萦萦的芬芳。细碎的美好总是躲在春日不经意的地方,用眼去看,用鼻去嗅,用耳去听。用心去感受,你会在某一个不曾注意到的瞬间,发现隐含在生活中别样的风光,你会爱上它蕴藏在深处,却在你留意观察时总愿为你张开拥抱的美好。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曾如是吟。生活的美好,也像是这样。将当下的美好,演绎完美。昨日一切已是往日青梅,何不卸下与流年相关的装饰,去欣赏灿烂春光。驾一叶扁舟纵于水间,则欣于桃花流水之从容;负箧曳屣行于深山巨谷,则感于日暮苍山之静美;汗流浃背跋涉于平原,就索性于无风的旷野放牧魂灵……你会在平静中发现遗失的美好,亦会在平静中发现新的世界。

若有人兮天一方,余处春日兮终保其梦,信仰为衣梦为裳。历史上记载着无数这样的“呆瓜们”。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他们内心足够宁静,拥有着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清醒。屈原投身汨罗,李白骑鹿而去。其间千万人,皆以淡泊平静著称。而这种平静,唯有在平常生活中静心才体会得到。

林徽因曾道:“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路过东伯利亚时花开,路过西伯利亚时鹿鸣,透过史官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阵阵。记忆中的女子,云鬓花颜,鎏金的钗什,行走在美好中,一步一欢喜。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无数华美文章的背后,是他们的静寂和且听风吟的载梦深耕。

穿梭在春日烟雨之中,氤氲于青瓦红黛之间,你是否看到了在满地皆是六便士之时,有一人抬头看到了月光。可惜并非人人甘愿守护这轮皎洁,只道“钱途”与前途。回头望,才发现自己的坐标早已模糊。心中有远山,纵川载光阴倏乎过,仍坚持未应磨染是初心。远山虽远,亦有登顶之时。春日静好,邀君且听风吟。

“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静享人生,守一方纯粹的美好,感知明媚春景,嗅花香,闻鸟语。停下穿梭于高楼、马路间的脚步,放下忙得焦头烂额的文件,去看春水初生,山河寂静。千般蓬勃,以此为梦;万般蹀躞,以此为归。春日静好,且听风吟。

文学院 赵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