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眼前景 故乡情

作者: 来源:​文学院 张馨蕾   发表日期:2023-05-18    

“连那青砖碎瓦的老屋,也透着你的影子。”

来济已有两年时间了,总听说趵突泉汩汩的流水清澈冰凉,大明湖粼粼的湖面碧波荡漾,曲水亭街座座的房舍古色古香,但碍于疫情加之自身的生活习惯,一直没有踏出校门,真正走近这座老城去看看。

紧张的期末周过后,想要放松的念头愈加强烈,便拉上几个好友,迎着明媚的春光出门了。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踏入趵突泉的大门,翠色万顷的景光一下子撞进眼中。清澈见底的泉水中无数条绿油油的水藻在水底招手,随着水流的轻重缓急上下浮动;成群的游鱼倏忽聚拢,又倏忽散开,很是自在逍遥;泉池中向上翻涌的水花晶莹活泼,似一颗颗圆润的珍珠,又像无数倾泻的璀璨星光。

站在古色古香的木桥上,望着碧波涟漪的流水,瞧着雕梁画栋的景致韵味,那“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人在景中走,景在心中留,而留在心中的,除了映入眼帘的景,还有油然而生的情。

周末的闲暇时光伴随着匆匆的脚步,总是流得飞快。在人挤人的景光里,我们坐上公交车赶往了下一个目的地——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瓦蓝的天空下,水色澄碧,波光粼粼。湖面上泛着微柔的波,初萌芽的柳条随风轻抚,沿湖的亭台楼阁,幽径回廊与倒映在湖中的千佛山形成天然画卷,令人沉醉其中。我们沿湖散步,断断续续地聊着近期的生活,不温不燥,春风抚面。

春日的夕阳,穿透薄雾的光芒映在脸上,路旁丛丛迎春盛开着,走在落日的余晖中,不禁思绪万千。

就在这迎春花在细长的枝条上飘荡的季节里,故乡的植物园也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簇簇金黄的迎春开在路旁,桃花、杏花开得热闹,石板路上印着每种植物的形状和独特的名称,密密的竹林间透出淡淡的微光,抬起头就能看见白鸽在头顶旋绕。

正是出游的好时候,不需要步履匆匆的赶路,不需要肩挎笨重的行李包,不需要走多远,只需带着家人,到植物园里逛上一逛,便能在最平淡的日子里,溢出最珍贵的幸福。

带着万千思绪,走出大明湖的南门,华灯初上,青石道路,白墙黑瓦。曲水亭街的青砖炉瓦与夜色一起融进水中,于闹中取静,却又透出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安静似江南一隅,又热闹如北方街市,仿佛从唐诗宋词中走出一般。

霓虹亮起,街巷里的小店卖着古韵的饰品和纪念品,而新加入的咖啡馆、民谣酒吧等,也为这条街增添了几分活力,让新时代赋予曲水亭街崭新的面貌。偶尔会听到路过的人说几句家乡语,因同为山东人,便听着也多了几分亲切。

巷子深远,路灯下的人闲庭信步,街中流水声伴随着阵阵微风钻入了人们的耳朵。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态度,晚饭后的闲谈,竟也勾出了故乡的影子,青砖碎瓦,凉风习习,眼前的景映进心中,竟不自觉地画出了故乡的样子。

大概是这样的时光太过轻省,同样柔和温馨的情景,似乎总会坠落在同一种深沉的宁静里。他乡纵有当头月,却不及家乡一盏灯,一间瓦房,一缕炊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也最解思乡情。

到了返回之时,我仍不舍这静谧惬意的时光。沿着街巷缓缓走着,古朴的民居,配上潺潺的泉水,窄窄的老巷,月光映在青石板路上,所照之处,皆是故乡。

文学院 张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