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法学专业2007届毕业生黄鹤林是济南大学创业学院心动能健康·教育产业培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负责人,该平台以心理和教育两条产业链为双翼,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旗下孵化了多家优质企业。其骨干公司的核心产品“心理健康管理系统”曾全面服务联合国维和部队、七十周年国庆大阅兵、武汉火神山医院疫情防控、巴基斯坦国际医疗救援及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考研和文职招考等重大事件;教育公司开发的“高考研究和服务”大数据平台,全面服务于全省考生。
报答春光知有处——师恩难忘,自强不息
黄鹤林毕业后在济南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青年汽车工作,他从办公室科员做起,历经行政科长、综合办主任、总经理助理,一路兢兢业业,直到成为公司领导。后因企业转型不理想,他在2018年决定选择创业,并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来到济南大学创业学院,开启了新的人生征途。
谈及创业初期是否遇到困难,他表示,因为自己的创业路上一直有着来自学校多位老师的提携帮助,他们不仅“扶上马”,还再“送一程”,所以并未遇到较大困难。可以说,自己现在取得的成绩百分之百都来自济大和自己的各位老师。“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黄鹤林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溢于言表。
除了来自老师的殷切关怀,他自身也具备优秀素质。大学期间,他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同时获得一次国家奖学金,以及“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等荣誉。而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六年班长生涯,使他比同龄人更多地接触社会,心智更加成熟,判断事情更加准确。在大一时,他就积极参与济南市第一批中国移动“动感地带No.1”品牌的设计推广和应用,大二那年成为校园推广负责人。这次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的“初体验”为他日后的创业路做好了铺垫。后来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做学生助理,期间接触到许多用工单位和企业,这段工作经历对他的影响最大,不仅增长见识、扩大人脉,还了解到诸多有关就业创业的知识经验。
双翼俱起翻高飞——心理健康与教育
谈及当初为何选择研究心理健康与教育这两大领域,他展现出了精确的判断力。
首先,他敏锐地觉察出心理这片“蓝海”的巨大潜力——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经济水平提高,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被满足后,高等级的需要随之产生;而社会发展尚不能满足高级的追求,由此而来的心理落差就会使人产生抑郁、沮丧等心理问题。但国人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不够,人们往往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那些遭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但其实这些出现心理问题的人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疾病还很远,所以亟需外界力量来帮助他们度过迷茫或孤独的心灵困境。如青年士兵,他们正值年轻气盛之时,长时间的封闭训练和重复单调的生活会使他们变得易躁易怒,所以针对军人的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应运而出,能够帮助他们排遣焦躁不安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有关教育的产业始终是常青树,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教育。平台针对承办的教育厅重大招标课题“山东省深化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跟踪评估与动态调整研究”,在2021年协助课题组调研了山东省十六地级市教体局、考试院、教科院及重点中学,行程7869公里,历时218天,积累大量真实有效数据、资源,推动了课题的顺利开展。
绝知此事要躬行——时时处处在创业
谈到自己的工作经历,他一直在强调两个关键词:肯干、多干。虽然最开始只是办公室的一名小科员,但他并不因此碌碌无为,而是真正做到“以厂为家”,从事负责多种工作,如后勤保洁、食堂、车间、车队、法务、信息、档案等,都曾留下他勤劳认真的背影。因为干得多、懂得多,使他对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因此可以提出切实中肯的建议;因为干得多、懂得多,使他对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和人力一清二楚,因此可以做出合理而高效的工作安排。
“就业也是在创自己工作的业”。对于“创业”的含义,他有着更为深刻的体认和理解,提出了“大创业”的概念,人生时时处处都在创业,即使作为小科员,也在创自己的业,创造自己的人生。创业和就业这两者一脉相承、共同存在。
作为依托创业学院成长起来的平台和企业,这里的员工大部分都来自济南大学。因此黄鹤林对济大的毕业生们寄予了极高的厚望。针对目前的内卷形势和“考研高考化”,他强调工作经验的积累,鼓励毕业生积极就业;同时,他也指出要避免“眼高手低”,应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在刚入职青年汽车时,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00元。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工资涨了十二次,最终达到了15000元。只有心存敬业、乐业、爱业的精神,才能逐步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另外,团队意识和责任心的养成也很重要,俗语有言,“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团队的成员要始终同舟共济、砥砺前行。目前,平台共有六十多名成员,每年能创造几千万的业绩,2022年仅发放员工工资近400万。在刚刚度过的艰难三年期间,因为平台定位准确、团队配合默契,公司逆流而上,克服不良环境带来的影响,实现了业绩的几何倍数增长,工资足额发放。
会挽雕弓如满月——用心服务,攻克技术
在向笔者介绍已经成立的身心健康计算研究所和即将落地的心—脑智能康复交叉研究院时,他特别提到了“交叉学科的魅力”,他说,目前常用的心理量表虽然施测简单方便,但相当一部分受测者在接受心理测试时会瞒报谎报,导致结果不准确。而与计算机专业合作,用生理方面的指标如心跳、脉搏、体温等来检测心理,则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但这一目的的实现还需要掌握相关技术,这也是研究人员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即将落地的心—脑智能康复交叉研究院,则会涉及到信息,机械,自动化等更多专业。建立研究院的目的是为了关爱自闭症孤独症孩子,为此要培养特殊教育方面的人才并辅以陪伴机器人的制造。
展望未来,平台将在济南市的创业创新谷扩大版图,孵化几家高新技术企业,争取找到爆点。在发展战略方面,要推动企业先成为“中小精尖”、“瞪羚”企业,再成为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打,对当下有毅力,对未来有希望。
回顾自己的创业路,他用“学在济大,成长在济大,发展在济大”来深情总结。同为济大学子,我们都在她的怀抱中接受滋养。黄鹤林以创业反哺母校,将真情实意用脚踏实地来表达,为我们树立了值得效仿的榜样。祝他早日实现“强壮在济大”的美好愿景!
文学院 王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