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对着宿舍楼门口的窗沿上有一个玻璃瓶,瓶里有几枝红红白白的风铃草,逆着光,花把剪影落在窗上。走近一看,窗上有一张便签:祝,春天浪漫。
嘴角上扬,心里不由得暖了起来。一个汽水玻璃瓶子,一小株盛开的花,一句“春日浪漫”,这些简单而又美好的东西,将春天生机勃勃的新鲜劲注入我的心里,与血液一起,流往全身每一个细胞,令人轻快、愉悦。“哇!这里有花!快来看!”路过的楼友替自己喊出内心的惊喜,我暂停了想象,走下楼梯,由她们接替去欣赏那“窗沿上的春天”,让春天的力量也注入她们的身上。
早上与朋友出门,发现二楼窗沿上又多了几个玻璃瓶子,也有其他透明材质的,便签也多了一张,大意是:这儿还有几个洗过的空瓶子,如果你有花,也可以放。
因此,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窗沿。除了之前的风铃草,又多了大半个台子的花:淡蓝色边缘花瓣的玫瑰、开小粉花的仙人球、不像百合的百合、彩色的大雏菊。它们有向上含着绿色花苞的,有刚刚裂开嘴的,有擎着花瓣、尽情舒展的,也有绚丽过后将要睡着的。它们花期不同、姿态各异、品种不一,但它们都为上楼下楼的人带去了春天,一个充满朝气、无比热烈的春天。
忽而想到王国维先生对《玉楼春·春景》中一句诗的评价:“‘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之前尚不能感同身受,现在,认为再恰当不过。由窗沿上的一株风铃草,宣告春天的开始,接着半台子的花形成春潮,使每个人内心积蕴的力量涌动、迸发。花绽放着,人看看花,然后各做各的一份事业去。
北周·庾信在《征调曲》中曾言:“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那么,是哪些可爱的人放了那些浪漫的花呢?我尝试着打听了一下,最终也没结果。虽未找到,但每次再看花,也会“思源”,从心里默默感谢放花的人,感谢她们的善意与浪漫,感谢她们在宿舍楼里放了一整个春天,也放在了人心里。
转念又想,或许,放花人本不想被知晓,放花人只想放花,寻不到放花人便是放花人的答案。如同写文章讲究留白,读诗歌重视意会。无论是“留白”还是“意会”,旨在生成“误解”,有了“误解”,才会有更多美丽与新生的力量。不知道真正的放花人,每个人心中便会有自己的放花人,如同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千人看过,有千种想法。让我们把更多的重心放到花上、放到春天上。我们会在下楼时,不经意间被陌生的温暖点亮,舒然欣赏半台子的花,获取说不清源头的力量。
也许,放花人是你或将是我。窗沿上的花由一瓶子变成半台子,不是一个人放了越来越多的花,而是越来越多的人放花;不是一株风铃草带来了春天,是所有的花儿,心中都有一个春天,只待一个时机发芽,便会葳蕤生香。
哦,窗沿上的春天,是我们的春天,是我们希望、浪漫、温暖的春天。
文学院 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