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简讯

作者: 来源:   发表日期:2022-12-29    

本报讯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的通知》精神, 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将于2023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实现已出版教材在对应课程使用的全覆盖。为切实提升“三进”教学工作实效,帮助任课教师深入理解“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编写理念,准确把握教材核心内容和教学方法,12月23日,外国语学院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立志教授就“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肩负起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作了线上专题培训会。学院全体教指委委员、教学院长、各系部室负责人和2023年春季学期“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授课的教学骨干教师参加培训。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秦利民主持。

杨立志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好中国故事等三个方面向老师们作了细致入微地讲解,理论与实例高度融合,在诸多案例娓娓道来之中诠释理论的内涵,从理论讲解中铺陈实例内嵌的真理。在提问交流环节,杨立志教授就外语人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使命、如何使用真实案例实施课堂授课以及课程思政等方面的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外国语学院 王磊)

本报讯 近年来,政法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建为统领,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致力于“1+3+3+5”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协同创新。2022年,我院紧紧扭住科研工作这一牛鼻子工程,确立和实施科研强院、人才兴院、学科立院的发展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唯旗是夺、事争一流”,一步一个台阶,学院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平台建设、项目立项、资政建言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科研基地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和研究力量,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聚焦新时代社会治理与政策创新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协同研究。牵头申报的“新时代社会治理与政策创新研究基地”入选首批“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计算社会科学与数字社会治理山东省高校文科实验室”成功获批。积极融入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协同沿黄8省区22家单位成功申报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流域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并与西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0余所沿黄省区高校共同发起成立黄河流域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联盟。

纵向科研项目方面,本年度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一般项目3项,分别是龚晓洁教授的《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研究》、郝丽教授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机制研究》、魏志荣博士的《智媒时代基层政府与民众沟通话语能力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项,是刘雨辰副教授的《冷战后美国东亚海权的扩张逻辑》。获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2项。

横向项目方面,承担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37项,如唐斌尧副教授主持的山东省妇联委托课题《山东省“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统计指标体系与培训教材编写项目》,刘康磊副教授主持的省科协委托《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修改研究服务项目、省邮政局委托《山东省快递业促进条例》立法研究服务项目等。

科研成果方面,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等出版著作5部;在《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劳动经济评论》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1篇;决策咨询报告和研究报告被省部级以及政府或有关部门批示或采纳7项,厅局级政府或有关部门采纳6项,其中刘康磊副教授的《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修改研究服务项目研究成果,被省人大常委会采纳并应用,成果应用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批示肯定。

科研成果获奖方面,获第八届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著作类)、三等奖1项(论文类);2022年中国社会学厦门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济南市第3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奖数量位居全校第一;第八届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第一位。

在高水平学术会议方面,本年度取得新突破。首次成功联合主办中国社会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数字时代的社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学术论坛,成功举办2022年黄河流域民生保障与灾害治理研讨会暨黄河流域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科研实力与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政法学院 刘晓娟)

本报讯 12月17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山东片区)主办、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承办的山东省第四届社会工作案例大赛决赛通过线上方式举行。政法学院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杨汇泉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本次大赛共收到本科生作品107份,38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经过激烈的角逐,政法学院5件作品获奖。其中由杨汇泉老师指导,石怡佳、郭明瑞、李旭晨、尹晓凡同学完成的作品《白鬓焕荣光——认知行为疗法在缓解特困老人认知焦虑情绪中的应用》获得一等奖;由邵金华、郭淑蓉老师指导,王月、王召林、张锦鹏、张馨月、王安旭、齐欣梅同学完成的作品《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家庭沟通障碍的个案工作服务》获得二等奖;由许淑华老师指导,杜烨、齐宇杭、金梦元、王涵、克比努尔、李远杨、苏蕾同学完成的作品《破茧重生——环境适应个案服务》获得二等奖;由杜以芬老师指导,沈琪、夏苗、于茗慧、戴大磊、马继娇同学完成的作品《解开面具之锁——优势视角下伤疤少女的自我悦纳服务》获得三等奖;由邵金华老师指导,米家乐、刘慧鑫、许婷婷、周静思、孙思洋、时瑶瑶同学完成的作品《“童”舟共济,以爱相伴——D村困境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获得三等奖。(政法学院 刘晓娟)

本报讯 近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22年山东省大学生校园艺术节器乐专项展示活动评选结果公示,济南大学音乐学院选送的民族管弦乐原创作品《心中的灯塔》荣获优秀乐团奖乙组(专业组)二等奖、优秀原创作品奖。

自活动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精心准备,音乐学院山东泉城民族交响乐团师生克服困难,认真排练。本次展示活动由田浩老师担任乐团指挥,曲目来自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教师王晓锋的原创作品《心中的灯塔》,作品以经典红色歌曲《跟着共产党走》为素材创作而成。全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对历史过往的回忆和感慨;第二部分以《跟着共产党走》的旋律主题为素材,描绘了在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第三部分则表达了一份感恩、一份信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音乐学院 孙燕丽)

本报讯 12月13日,土木建筑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在线上开幕,哈尔滨工业大学人事处处长、国家优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梁恒教授受邀出席并作了题为“净水技术研究中实践引导创新的几个故事”的学术报告,土木建筑学院相关领导、教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院长谢群主持。

研究生学术活动月是土木建筑学院一年一届的特色学术活动,于2014年创办。本届学术活动主题为“扬创新精神,献礼党的二十大”,活动宗旨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为研究生创造学术交流机会,搭建学术创新平台,拓宽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热情,促进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研究生树立科研诚信意识,提高科学道德素养,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助力学院一流学科建设,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在本次学术活动中,学院对活动形式进行改革创新,推出特邀专家讲坛、卓越研究生论坛、导师主题报告、研究生学术沙龙、研究生培养汇报、优秀研究生论文、成果分享与预警等特色交流模块。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作特邀报告4场,学院研究生导师主题报告8场,优秀研究生卓越报告2场,研究生学术沙龙30余场次,征集研究生高质量学术论文72篇,研究生参与人次再创新高,活动规模与效果大大增强,有效提升学院研究生学术水平。

(土木建筑学院 杨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