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开启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

作者: 来源:档案馆 唐积运   发表日期:2022-12-15    

10月16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鼓舞斗志、催人奋进。我们档案馆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结合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踔厉奋发、努力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济南大学也迎来了建校74周年的日子。回顾学校的建校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一代代济大人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实现了一次次跨越式的发展。

1948年8月,解放战争进入大决战的前夕。解放后的淄博、枣庄、昌潍等重要工矿区担负着支援解放战争、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重任,急需培训大批工业干部和工业技术人才。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迎合全国解放后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华东局决定在博山筹建一所工业学校。华东财办工矿部派代表到胶东建国学校接收了该校所属第三大队和财经总队500余名学员和数名干部于8月22日到达博山正式建立了一所抗大式学校——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这就是济南大学的前身。

胶东建国学校是1942年10月,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将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第三分校的政权队、民运队与胶东财经学校合并,在海阳县柿子夼村成立的,主要培养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司法、财经、民运干部,校长由胶东行署主任王文兼任。当时办学的宗旨是:提高现有干部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吸收并培养农村干部和进步知识青年,以适应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敌占区地下工作的需要。这是在当时抗日斗争形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胶东区党委所采取的一个英明而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把发展解放区教育,培养人才作为根据地建设的大计来抓。当时入学条件是要求学生政治可靠,具有初中以上化程度,身体健康。入校的学员,主要为县级科长、区长、助理员,各界救国会长,各县的财经干事、会计,各界的司法股长、审判员等。

在游击战争的形势下办学,学校的编制是军事化的,没有固定的校舍,课堂设在露天,一边进行反扫荡战斗,一边坚持上课,一切服从于战争,是学校创办的一大特点。

依靠群众,与群众息息相关,又组织和发动群众,是胶东建国学校在创办中的又一特点。平时,师生每到一地,大都分散到群众家里居住,与群众结成血肉关系,师生隐蔽于群众家中,群众视其为亲属,师生被作为群众的家庭成员受到了保护。

速成办学,从实际出发,在短期内培养人才,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胶东建国学校办学中的第三个特点。教学过程力戒教条主义的弊端,防止脱离实际。开设课目按各队特点设置,如政权队即讲授政权建设、十大政策,民运队则讲授民运工作等。政治课仍占主导地位,以《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为主要内容,结合学习党的重要文件、时事政策,并注重结合理论学习、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和参与驻村工作等。学员收效快,到达工作岗位以后,能够驾轻就熟,很快开展工作。

为了适应抗战胜利后接管城市的需要,1944年夏末胶东行署决定,将胶东建国学校由原培训中级干部的学校改为专科性质的干部学校,以适应新形势下根据地建设的需要,并充实了教学力量。同年招收新生近900名,学员入学后编为六个专科:一科为工科,二科为农科,三科为商科,四科为医科,五科为师范科,六科为行政科。各科均设有科主任和政治指导员主管本科的教学、行政和党务工作。此时,学校处于最兴旺的时期。

1948年3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将区委党校并入胶东建国学校,下设三个大队和一个财经总队。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分散性办学是学校的第四大特点。整个学校是分散在几个村子里的,经常是校部住一个村,其他大队住在另几个村,各队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反扫荡、打游击时,更是分散,一个区队、一个班便成为一个战斗单位。这种形式,利于培养师生独立工作的能力。8月初,胶东建国学校奉命将第三大队和财经总队的500余名干部学员移交给华东财办工矿部继续办学。

胶东建国学校从创建到1950年5月1日撤销,历时近八年,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地方干部为主,提倡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强调学以致用,为根据地建设服务。先后培养训练学员10600多人。胶东建国学校是胶东老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济南大学的红色摇篮,孕育了日后不断发展壮大的济南大学。

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的校址在淄博市博山区的“四十亩地”。这里原是日伪期间修建的兵营,几经战乱破坏,瓦砾遍地,弹痕累累。学员们初到时面对种种困难,发扬了抗大精神和老区的革命光荣传统,自己动手建设校园。尽管校舍简陋,生活艰苦,但这毕竟是一所从炮火和硝烟中走出的学校,校长由华东财办工矿部副部长程望兼任(1949年3月由副部长孙象涵兼任),教育长最初由华东财办工矿部研究所所长吴际霖兼任,后来刘辛人接任。这些人既是革命者也是新四军中的知识分子。校长孙象涵是一位传奇式的抗日英雄;教育长吴际霖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华西大学(今四川大学)化学系,新中国成立后,参加领导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试验,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基地的主要组建者之一;刘辛人既是园丁,又是伯乐,他慧眼识珠,1950年8月第一届学生毕业时,以刘辛人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决定保送宋健同志去哈工大继续深造,一年后宋健以优异成绩通过留苏考试,赴莫斯科留学,学成回国后献身祖国的科技事业,后来担任国家科委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

建校初期,虽然生活条件艰苦,学习环境差,但学员们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饥似渴地学文化,学科学技术,整个校园洋溢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艰苦奋斗、勤奋好学的气氛。1993年,原山东建材学院45周年校庆时,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宋健为母校题词:勤奋 严谨 团结 创新。自此,“勤奋 严谨 团结 创新”成为我校广大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指针。

学校自1948年8月建校到1978年12月,30多年来历经近20次更名,多次变更隶属关系。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改名“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是原国家建材工业局在全国按地域分布设立的四所部属高校之一,1986年学院本部迁往济南,1987年9月学院全部搬迁完毕,同年11月,学院博山分部改为山东建材学院博山分院。2000年10月,经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批准,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济南大学是一所历史底蕴丰厚的学校,她发轫于抗日战争,创建于解放战争,成长于改革开放。建校74年来,学校始终与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同呼吸、共命运,济大人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追寻红色校史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在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创新性、开放式、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一二三”发展思路和今后五年“四五六”战略部署。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这一代济大人手上,我们将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奋力谱写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