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我校师生在多项大赛中获奖

作者: 来源:   发表日期:2022-12-08    

本报讯 近日,2022年“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地理)教学技能大赛决赛结果揭晓。水利与环境学院宋鹏老师指导的2021级硕士研究生吴亚楠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实现了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在国家级教学技能大赛中奖项的突破。

该赛事以“学高”“身正”“技精”为核心理念,旨在提高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本次比赛由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承办,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教育硕士学科技能竞赛,由田家炳基金会冠名。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初赛环节吸引了全国57所高校、共207名选手参加。经过初赛评审,共有104位同学进入决赛。(水利与环境学院 宋鹏)

本报讯 近日,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落下帷幕,共有来自全国336所高校的764名选手晋级复赛,我校数学科学学院教师刘春燕获全国二等奖。

本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经过全国专家评审,55名选手入围小组决赛。最终经复赛、小组决赛以及总决赛,共决出特等奖5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数学科学学院 孙凯云)

本报讯 11月27日,2022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在西安交通大学落下帷幕。来自全国500余所高校的2053支队伍参赛,我校推选的5支队伍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的国家级A类赛事,是国内物理类创新竞赛认可度最高、参与面最广的赛事。该赛事采取限项方式参赛,每个高校最多5个项目参赛。由崔晓军、王亮玲老师指导贾璐羽、朱启文、张依、彭景泽、贺静怡同学的项目《科里奥利力演示仪》获得国家二等奖,宋世学老师指导孙婧同学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邵明辉老师指导王伶祎、张雨嘉、赵有海同学的《光的等厚干涉实验》以及金毅、张莉老师指导展鹏飞、李一凡、王聪颖、郭垚森同学的《基于双通道剪切干涉的透明液体浓度的测量》3个项目获得国家三等奖,李萍老师指导宋翠玉、庄泽明、李子硕、吕思琪、王安莹等同学的项目《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测量透明液体浓度》获得优秀奖。(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伊梦寒)

本报讯 近日,2022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绵阳站)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161所高校的284支队伍、817名学生参加,由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蒋彦、蔺永政老师指导,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组成的学生团队获得银牌。

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hina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CCPC)在竞赛过程中,每支队伍的参赛队员共用一台机器完成10至13个问题,最后正确解答题目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本次比赛在5个小时紧张激烈的比拼和评测后,最终有24支队伍获得金牌,47支队伍获得银牌,71支队伍获得铜牌。由张益铭、龚奕天、刘延松同学组成的“樱之重生”队夺得银牌。(王豪 马思源)

本报讯 近日,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落下帷幕,共有来自全国174家培养单位的805个项目晋级复赛,我校学生团队作品获得全国三等奖3项。

本次大赛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承办,分为初赛、复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由我校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黄伟杰、程新功老师指导,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黄日中、王文孔、韩林聪同学提交的作品《数字化炉膛温度场管控系统》,水利与环境学院闫良国老师指导,水利与环境学院李静、邵玉娇、付艳丽、潘琪、宁廓同学提交的作品《基于高性能石墨烯气凝胶的太阳能驱动低碳净水技术》,化学化工学院徐彩霞老师指导,解西淼(化学化工学院)、雍豪(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马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学提交的作品《绿色氢能的高效低成本获取与利用技术—纳米复合材料电解水催化剂》获得全国三等奖。(马思源 张敏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