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时不我待切切行

作者: 来源: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郇浩   发表日期:2022-12-08    

话人间相逢,去年今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红;谈人生际遇,冯唐易老而李广难封;看时代壮阔,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晓青春年少,起三更灯火闻五更鸡……如果遗憾可以避免,那么时间一定是最大的破绽。

拖延带给我们的,可不仅是朝花夕拾的细腻感触,更多的是一望无际的遗憾与悔过。当山谷的风开始跟不上轨道上飞驰的复兴号,突然想起享受科技红利的我们,大部分情况里都落后在科学背后数个身位;当我们将所有的计划之中一拖再拖,心安理得的开始享受眼下不合时宜的惬意,似乎烦恼远了、忧愁散了,不是我们躲过了焦虑感,而是和真实可触的世界渐行渐远了。这是拖延最大的弊端,恰如扁鹊见蔡桓公,可蔡桓公讳疾忌医,一再拖延,结果却是付出性命的代价。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对往日的追忆,但我们现在真处于花期正盛之时,所谓花堪折时直须折,拖延所浪费的时光,恰如七月流火、九月风露,耗损了花叶,败了满园春光。拖延是最致命的精神内耗,不敢或是不愿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困难,表面看来是对时间的浪费,深层次考量则是对自身勇气的测验,拒绝将回忆与遗憾捆绑,收起明日复明日的思想退路,就从今天,就从现在!如果注定明天才能到达花海,那么今天就可以开始制好相框,以期在最恰当的时光实现完美相遇。

拒绝拖延并非就风风火火,我追逐风光霁月,但从不凌乱其中,处理有道,自然也会从容得意。不做拖延症的患者,并不代表横冲直撞,胡乱向前。有条不紊的处理每一个由来已久的日程,合情合理的安排每一个骤然蹦出的计划,我懂得如何将看似措手不及的困难接的滴水不漏,也了然有些无能为力的事情需要放任而去。苏轼一生,跌宕坎坷,晚年更是四次遭贬,一路南下直至儋州,这种奔波可谓一刻不停,足够忙碌,但相比于毫不拖延地再图官场,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才更加引人注目,青史留名。王阳明说:“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以前的不愉快,一笑而过,不要沉湎其中,更不要对已经付出的经济成本耿耿于怀,“沉没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意思指的是我们为某些事情投入的、已经不可回收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精力等。懂得将已有的负担放下,才是大智慧的不拖延。少去几分功利,学会些许从容,前进起来会更加轻松,也就不会畏难而一再拖延。拖延损耗的不仅仅是时光,更是对未来的希冀与热忱。

拖延向来与火热的青春相矛盾,追逐梦想的定义,从来不与耽搁怠慢相容。春风得意,一日看尽长安繁花;奋马扬鞭,即刻乘风遥赴苍穹。对于其他人来说,拒绝拖延可能只是为了避免其背后的负面影响,但我们正值青春韶华就是另一个概念了,青春是什么?是无所畏惧,是有梦就追,是用每个赶赴图书馆的清晨,换得夕阳的温柔以待。疼痛从来不是什么青春成长的代价,热血让我有了再来一次的资本,如果正直青春韶华时都不敢肆意尝试,那么究竟还要等什么样的情境,才敢有即刻出发的勇气。“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容易令人沉迷,“及时出发”才是最搭配年少的底色,往者不可谏也,得高歌处且高歌!弗朗西斯·培根在《论拖延》中讲:幸运就像是市集,许多时候只要你肯等一会,价格就会下跌。但有时,它又像西比拉的出价,一开始整套是这个价,然后烧掉一部分,又烧掉一部分,还是这个价。不要将等待时机当做拖延的遮羞布,因为能反复试错是我们年少时最引以为傲的资本,不怕南墙触头,也不惧荆棘铺路,只怕梦在青天人在床,只忧心存明日多侥幸。出发吧,就像去看那么大的世界一样,去第一时间切身感受自己的生活,翻一座山,追一个梦,现在就走!

删去此前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不可能成为现在的我,那么不妨即刻动身,让未来的回忆丰盈起来,让一切显得分秒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