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月缺不改光 剑折不改刚

作者: 来源:文学院 李晴   发表日期:2022-12-0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从升华广场遥望远方,重山层叠在澄澈的蓝天之下,偶有飞鸟掠过,在天空上荡起涟漪。来济大已一年有余,青涩懵懂的眼神早已被坚定执着所取代,如今回首往事,仍觉心意激荡。

人的学习与成长需要时间的沉淀,也需要阅历的积累。回首大一上学期,我好像被裹入了从众的潮流,不知道人生的方向,也不想去考虑学业的规划与目标。离开了父母打造的象牙塔,我感到茫然无措,也不知道如何去适应这个新的世界。也许许多人会认为迷茫期是对时间的一种亵渎,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只有自己去探索道路,哪怕摔得遍体鳞伤,才能知道适合自身的路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直到大一下学期,我渐渐知道了专业课的魅力所在——原来薄薄的书本承载的是那么多深沉的历史,每一页都凝聚着一个人的一生岁月。我会扼腕叹息于《豳风·七月》中“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的劳苦大众,寄同情于封建社会下受尽剥削压迫的人民;我也会心神陶醉于《卫风·硕人》中“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的窈窕美人,让神思尽情遨游于想象之中;我亦会慨叹于《赠白马王彪》中“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的生命呼告,思考如何充实这短暂而又崎岖的生命岁月。在书面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竞争压力的增大、背诵内容的庞杂、背诵项目的模糊等等。在一个个寂静的深夜里,没有父母在侧的暖心叮咛,没有老师在旁的鞭策,偌大的教室中只有自己。经历无数几近崩溃的瞬间后,我只有擦干眼泪,强迫自己独立处理问题,去尝试独立行走,不断去摸索道路,改进方法,重振旗鼓从而继续前行。

其实成长不仅体现在对学习生活的适应上,也体现在对舒适圈的自我突破上。大一下学期的我通过老师和同学的鼓励逐渐走出狭小的天地,去竞选了新生的班助。在我看来,班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极具挑战性和复杂性。因为班助不仅仅是新生的引导者,更是学院人文精神的传扬者。经过暑期紧锣密鼓的部署,我跟我的搭档正式担任了班助这一职务。班助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在日复一日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有疲惫、有失意、也有对自己的怀疑,但是每当我看到我身侧的战友们与我共同奋斗:我们奔波在深沉的夜色里;徘徊在为新生答疑解惑的过程里;奔走在为新生办理入学手续的事务里;陪伴在炎热难耐的军训生活里。每当我看到新生们一个个仍带有稚气的脸上充满对我们班助的信任,一双双可爱童趣的眼睛里满含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从一开始在新生班会上畏手畏脚的“社恐”发言,到后来对新生班务事宜安排的得心应手,再到最后在全体新生面前流利而顺畅地进行班助述职报告。成长也许就在一日日的积淀中悄然进行,在一次次的磨练中塑造着我、打磨着我。

梅尧臣的《古意》一诗中写到:“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意思就是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即使我们被生活打击,被挫折揉搓,只要志气不改,坚定初心,就能一往直前。在济大生活的一年多时光里,周遭的人和事都教会了我很多道理。这些经验与阅历不仅是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更是我真切成长在这里的证明。在深沉苍茫的人生岁月里,永葆顽强的意志,秉持坚定的信念,纵然困难如山海波澜,我亦无怨无悔。

万籁俱寂,繁星点点。崎岖不平的小道上,月光洒下一地乳白,斑驳的枝丫轻轻拂面,我亦回之以笑意。

摄影: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