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云程发轫 博学思源——访第二届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杨萍老师

作者: 来源:外国语学院 窦冰倩 刘江娜 文学院 鲁晓雨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   发表日期:2022-12-01    

卷帙浩繁的世间,最初都有良师开卷。心灯不灭,薪火相传,师者如光,虽微致远。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杨萍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这句话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精心准备,奋力摘取比赛桂冠

第二届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由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举办,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大部分,评审严格,竞争激烈。本次比赛充分贯彻落实了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杨萍老师荣获本科高校基础组一等奖,这个荣誉不仅是对杨老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的认可,也是对济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激励。

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说,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头脑的、不间断的练习,没有这一点,甚至连最幸运的才能,也会无影无踪地消失。比赛前夕,杨萍老师便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决赛范围的十五个题目,杨老师全都进行了模拟比赛演练,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无论是初赛教学方案的设立、网络视频的教学,还是决赛时刻的临场授课,杨老师都发挥稳定,表现优异,成为全省入围的十七名佼佼者之一。

杨老师坦言,比赛期间存在紧张情绪是不可避免的,克服紧张情绪有两个办法:一是勤于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多次的演练为现场的授课提供了自信和底气;二是善于调整,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双管齐下,才能找到授课的最佳状态,发挥出最从容的教学风范。针对同学们面试或比赛时出现的紧张情绪,杨老师建议同学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数十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案的精心设计、学校的鼎力支持、临场发挥的优异表现都是杨萍老师荣获一等奖的主要因素。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杨老师说,这次获奖归功于集体的努力,学校、学院的领导、同事们给予了她莫大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洪朝院长与杨老师悉心地交流比赛的题目和规则。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贾海宁部长,学院党委书记张兵亭、副院长杨立志和基础教研室的老师们利用暑假休息时间,观摩杨老师的模拟讲课,并对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谈及自己获奖后的心情和感受,杨老师高兴之余,再次强调了这是集体努力的结果,荣誉属于大家。杨老师认为这次比赛对她来说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奖项的价值在于对个人能力的肯定和与集体努力的共鸣。

“学问之道,贵在实行”。授课教学的同时,也未尝不是对自己理论知识的检验。西汉的学者戴圣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教和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杨老师在比赛过程中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她说,以前的思政课偏向于通俗化的理解、生活化的讲解,而忽略了理论的升华。通过比赛,杨老师发现自己在理论方面相对薄弱,从而有的放矢地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和革新。

潜心教研,肩负立德树人时代重任

杨萍老师在济南大学教书育人已有十六载。谈及为何选择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杨萍老师解释,一是由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二是源于对教师行业的热爱。2011年,为满足对思政教育和思政理论研究的需要,以及教育部对学校思政教育的要求,济南大学在原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的基础上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并于2015年获批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步步成长离不开像杨老师一样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教学事业发光发热的老师们。

牢记时代使命,肩负时代重任。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在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过程中肩负重大使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杨萍老师在采访时说道:“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自身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的政治站位,切实承担起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将教书与育人有效地结合起来,不能只局限于‘授业’,还要将课程内容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采访时,对于“高校要打造师德师风优良、业务能力精湛的思政课教师”这一重要任务,杨萍老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一是坚持正确的方向,让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得以持续强化;二是坚持制度先行,使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全面建立;三是坚持德法并举,使严管与厚爱导向鲜明树立;四是坚持第一标准,推进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意义重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政课教师要加强探索、矢志改革创新,努力让每一堂思政课都成为有温度的精彩一课,开拓高校思政课建设新局面,培养更多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谈到对“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的理解时,杨萍老师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达到“爱上课、能上课、上好课”的良好效果,除了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更应该长期致力于夯实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教学中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并将理论的精髓寓于课堂实践当中,以此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深度和实践时效,承担起理性培育的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自觉弘扬主旋律,切实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给学生提供满满的正能量,做学生心目中既敬爱又喜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嘉言懿行,怀赤诚之心以培根铸魂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这一准则,杨萍老师不仅将它贯彻落实到了教学中,生活中的她也如此,总是抱着一丝不苟的态度,令笔者钦佩不已。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课堂上积极踊跃的同学们,当然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应对同学们抛出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杨老师经常阅读新闻,关注时事。杨老师坦言,在她上学期间,宿舍同学轮流买报纸来看,自己便渐渐地养成了读新闻这一好习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阅读新闻变得更加方便,杨老师也给同学们推荐了几个网站,如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以及观察者网,这些都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政治素养。

讲授思想政治课的老师们其实都有着独特的个人教学魅力。有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学校不得不采取线上教学模式,学生们只能接触到课件和老师的声音,并不能直观感受到老师的讲课风格。针对这种情况,杨老师通过回复弹幕、留言等形式,积极与学生在线上课堂交流沟通、解疑答惑,以更加幽默诙谐的方式吸引同学们认真听课。而课余时间,学生们也会向杨老师咨询问题,不仅是专业的学术问题,还包括生活上、思想上、甚至是个人情感上的问题,同学们都愿意向杨老师敞开心扉,而杨老师也很乐意解答。她表示,自己很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接受一些新思想,与学生们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也给自己带来了颇多的收获。

手握粉笔,站于三尺讲台,讲授浩瀚知识;辛勤付出,只为授之以渔,桃李芬芳馥郁。采访的时间悄然而逝,而杨老师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敬业精神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即使是没有鲜花的舞台,或者是没有掌声的独白,但紧握粉笔的手,能让每一种颜色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