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记者,这仿佛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职业,我们总是透过电视、电脑亦或是手机小小的屏幕,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是,他们好像又离我们很近,无论在哪个时代,记者们总是用他们的镜头和他们的话语,站在事情的第一线,向我们传达着时代信息。他们用镜头记录人间万象,用笔杆报道民生民情,我们也总在他们传达的文字和图片中感受着真实的世界和时代的魅力。
记者,是一枚记录时代的符号。
一首《边疆赞歌》是我对央视推出的系列特别节目《远方的家》记忆的开始。作为一档户外节目,记者们风餐露宿是常态,而他们的朴实不仅是外在形象与穿着,更在于他们与当地人的对话中。在这档节目中极大地考察了记者的功底,他们在镜头前的态度和语气,也都传达了一种接地气的诚恳与真挚。而《远方的家》从边疆行到沿海行再到江河万里行,在记者的笔下,文字是一片汪洋,一叶小舟,也是无数远行的人们的家,让无数远行的人们在多年以后,当年少时的梦想尘埃落定之时,方知远方有多远,牵挂就有多长。陌上流年,如絮无声滑过,可是每一个记者用脚步丈量的土地,用镜头记录的瞬间都镌刻了时代的符号和远方的故事,让我们在日后无数的日子都可以回忆、翻看。
记者,是一场不辞不惧的逆行。
在新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线记者在前方发来的报道,如“央视记者,某地报道”这样的声音。无论是在战乱地区一线记者对于战争的报道还是在疫情之下那些第一时间对疫情工作进行报道的记者,每每看到他们的身影,总是那样地令我热泪盈眶,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份工作的神圣。这是一种责任,这份责任中包含着一份大义。中国记者范长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也是第一个报道西安事变真相的人。他说,“这个社会正需要无数有操守的记者代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乃知记者之道,首在本志之明。记者们通过他们的感受来传达着无数人的感受,通过他们的眼睛,让无数人看到真相。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数以万计的“逆行者”奔赴疫区,驰援疫区。在这些逆行者中,记者是一批特殊的身影。他们虽然不是直接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却也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深入隔离病区,这就是战疫记者之使命。
“任何一个新闻事件,不管大小,承载这个新闻事件的核心一定是人。每个人就好像是一块小瓷砖,把他们拼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马赛克,采访的人越多,涉及的面越广,你拼起来的这张图画就越接近清晰。”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记录,才让我们在每个年代都可以离真相更进一步。
记者,是一个永不过时的理想。
“好多人往后的时候,你得往前。”这仿佛是每一个记者都在做的事情。在如今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记者,仍然是每个国家和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业,至今仍记得黄远生“心载千秋,志高轩冕之尊;必传八方,每落本根之壤。”他奔走呼号主持公理,指斥时弊,为社会民生请命。身为记者,他们总是迎着晨曦出发,背着星月而归;他们总是踩着泥土而行,心怀梦想和使命;他们也始终相信,生活的角落里,永远有人和事值得记录和书写,值得流泪歌唱。
他们,总是将相机转向外部,而中国记者日,是属于他们的节日,镜头也将属于他们!无数的记者,他们始终坚守在他们的岗位上,做时代的记录者,无数的记者,始终承担着他们的职责,为这个时代记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