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那个漫天云霞的傍晚吗?你在落日余晖中,想象着踏出高中校园的日子。那个你为之奋斗了多久的远方,是你即将要实地领略的青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好像相识就在昨天,眨眼间又梦入了新的轮回,我该站在怎样一个位置上,向你讲述这个故事呢?我相信你对于未来的四年时光充满着真切的期盼与憧憬,但当我回想过往的春夏秋冬,尝试向你描述大学是一番怎样的光景,我又何尝不是欣然而至,思绪万千呢?
滋兰郁郁,甲子青青
自然永远是人类心灵最纯净的居所,而花木之间,湖光之上,那亭台轩榭,廊檐相接的风光,无疑拉高了济南大学的颜值。在整个西校区的一亩三分地之间,最美不过一山伴一水。山凌马武寨,水漾甲子湖。齐鲁大地,青色未了,一望无际,坦荡辽阔的土地上,在泉城的西南角,青龙山,马武寨二地之间,偏偏的挤出来一个“济小南”。而从马武寨顶,可以轻松地一览整个济大,无论是白天,亦或是星夜,你所看见的那波光粼粼的地方,便是甲子湖。甲子湖穿校而过,自东向西。当你们来到济大,那将是在初入秋季的时光,清晨寻觅红橘黄叶,站在冀东桥上,看波光倒影,东方鱼肚,一轮朝阳从东而升,整个校园迎来新的时间坐标;傍晚雾起水面,在致远路口,看夕阳西下,卷着漫天云霞,每一天的落日余晖,都会将最后的一抹温柔留在湖畔。站在甲子湖畔,是一种怎样的体悟呢?有一句话是这样描述的: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立秋傍晚从湖对面吹来的风和十七八岁笑起来要人命的你。湖畔尽植青柳,当光从柳叶间隙洒落,印在晨读少年的书页上,那一刻风过树梢,我好像明悟了自古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不可居无竹”是一种怎样的风雅。我有时候也在想,是不是每一所大学都会有一个充满浪漫的地方,稍晚时分,任由明月洒下,装饰着青春的梦。那个地方或许叫情人坡,或叫情侣道,总之承载着应有的美好,将梦与幻想揉碎带进现实,这个地方在济大,有一个极富文艺的名称:滋兰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出自千年前屈夫子的名篇—《离骚》。或许是来自南方人的执着与偏爱,这滋兰苑甚是令我欢心,我享受其安静,喜爱其清新,更沉醉其生灵之情趣,自然之意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蕴于“大”。这里校园广大、学问宏大、文化博大,你们可以畅游其中上下而求索;这里使命重大、理想远大、境界高大,你们可以立德立新养浩然正气。如何定义大学生的“学”?你们预想中的未来,又将会在大学埋下怎样的伏笔?没法给出答案,我们都在探索!总觉得人生的所见所感当皆有深意,我们不能给自己的人生限定蹩脚的定义,但是却可以为每一次遇见而留下思索。在济大,若要论起建筑之宏大,十一教毫无疑问是众多教学楼中的魁首,我们的四年大学时光,将在这里学完绝大部分公共课,涉及内容之广,阐述含义之深,都无出其右。而十一教本身更具特色,作为一栋单体建筑,身材可谓苗条极了,曲型的弧度,高挺的身姿,尽显睥睨天下的气势,而自西向东延伸数百米,从大学路直通图书馆,越来越高的地势,似乎冥冥中蕴含的向上之意,也别有一番风味。而相比于十一教,第十教学楼似乎格外调皮,与其说是教学楼,不如说是一栋迷宫,两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复合而成,一入其中变晕头转向,不知所踪,我想绝大部分的济大学子,都曾在课前对着教室号苦苦寻觅着上课地点,把学习的不易提前展示出来。在来往奔波间,让我不能自拔!学习啊,好像是挺难的,从牙牙稚子到白发翁媪,皆如是!
人间熙熙,也觉欢喜
凡凡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远方,但当百川入海,我们的道路在大学相遇,有些别开生面的故事就此展开。登临绝顶的人会体验到高处不胜寒,相较而言,我们这样一群攀至半山的学子来说,独学则无友,孤陋而寡闻,漫漫长路上有人于身侧同行,幸甚至哉!在济大的校园里,秋天的出镜率极低,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秋也无奈啊,夏天强势,冬季霸道,当那个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季节草草收场,飞雪会与济大有更加长久的邂逅。所以我仍然记得济大的冬天,那些我眼中的故事。曾几何时,我想大学的教学楼里应当安静别致,闲适空旷,但是从走廊里传来的朗朗书声,击碎了我的幻想,重新构建了我的认知。那是夜晚,也是寒冬,手冻得通红仍然拿着一沓厚厚的复习资料,或许在这个时候,“上岸”二字,比夏阳更加温暖。也是行至大学,我才知道图书馆并不仅仅是借阅书籍之所,更多的,是自习圣地,那些比志愿者到得更早的学生,那图书馆门前排起的长队。冬天很安静,雪落在伞上没有声音,伞下,我悠悠然出了神。我想,当脚下的动作放慢,人们一定会进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吧,或焦急,或平静,我喜欢看伞下一个个不尽相同的人物,随机一撇,那便是人生百态,回首看见行政楼上暖阳升起,图书馆大门敞开,常能感到一阵莫名的思绪轻盈,灵台清明,忽觉众生有趣,人人可爱!
人间风光千千,众生各见其面。我们都在青春的路上,张望着两旁的景色,也许只有你们真正踏入济大的这片天地,才能体悟我之所见,与你之所见,又有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