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从前说

作者: 来源:文学院 赵荣萍   发表日期:2022-06-16    

“给我带份米线。”

“不要香菜,不要葱!”我俩齐声说道。

要问岁月在大学四年里留下了什么特殊的印记,大概就是让我们熟记了彼此的口味,习惯了彼此的相伴。

时间真的是很神奇的存在,它把未来变成了从前,把明天变成了昨天。唯独不变的,是镌刻在脑海里那一段独属青春的青葱回忆。

四年前,当我第一脚踏入校园,脚下厚实的土地让我浑身通电一般激动。原来这就是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是我花了高中三年无数个日日夜夜为之奋斗的大学!我抬头注视着济大的标志性建筑物,那是一个高大而热烈的红色火炬,火焰生动而旺盛,让我感觉整个校园都充满青春的活力。

“哎!干啥呢!快走啦,一会还要收拾宿舍呢!”我恍然回过神来,拉着行李继续往前走。

新生入学的程序一切都很顺利,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有学长学姐给你引路指导。操场上是五彩斑斓的院服,每个学院有独属于自己的颜色。我按照指示寻找橙色。那是一抹亮眼的橙,在阳光下显得尤其火热,那是跳动的、热烈的青春底色。拿了入学文件袋和宿舍钥匙,我终于走进了我即将生活四年的学生宿舍——学十二。后来才知道这个楼被称为“公主楼”,它东临教学楼和图书馆,西临食堂,都是几步路的行程,极尽便利,可真算得上一块风水宝地。

我的宿舍是一楼右拐的第一间,房号119,看到房号那一刻,我笑了。“噗,幸好不是120,要不然还得半夜出急诊。”人家宿舍QQ群都叫什么“六朵金花”、“吉祥六宝”,而我们叫“消防队”!没错,刚开学我就觉得我们宿舍不一般。

当初来大学的新鲜感退却,想家的思绪慢慢爬上心头将我紧紧包围。临近端午节,舍友问家乡都有什么过节习俗。“这题我会!”我兴奋地说,“除了吃粽子,每年我妈都会在我手腕上系五彩绳。”说到这突然伤感袭来,“可惜今年回不去了。”端午节的晚上如往常一样,出去上晚自习,回来大家一起买了粽子吃,这是端午节独有的仪式感。突然舍友拿出了六条五彩绳,给我们每人手上系了一条。我的那条上面有一颗小红豆,递给我的时候还说了一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那颗小红豆戴在我手上,更长在了我心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为我整个大学生活撑起了一片阴凉。

大学四年,舍友间的情谊,大概就是“我懂你”、“我们一起”。

“今天冬至吃饺子了吗?上我家来吃饺子吧,荠菜肉的!”高玲老师在冬至这天问我。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荠菜肉水饺。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如此亲密无间。高玲老师是年近花甲的女老师,她不但心灵手巧而且极度认真负责,带我们参加比赛的时候会和我们一起熬夜备课。我在凌晨一点发给她修改的课件,她会在凌晨一点半进一步修改了再发给我,这种拼劲,这种负责态度,在我们年轻人身上都是少见的。她闪闪发光,每当我有人生困惑时总能被她一两句话点醒照亮。

她就像济大老师的缩影:善良、负责、认真。

我的大学生活有着特殊的烙印。2020年开始了网课生活。随后终于盼来开学,又等来了漫长的封校时期。

昨天跟我最好的朋友聊天到很晚。我由于实习、疫情防控要求等原因没有返校,她在学校准备考研复试。她给我发了济大的一段视频,只有短短几秒,但满树粉红色的小花和树下成片的紫色小花随风摇曳,让我心理防线瞬间破防。

“忽然想到了你以前跟我说的那句诗,‘客路哪知岁月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我记得!是我们去年春天在去图书馆的路上说的!”她激动地说。

她深夜发了朋友圈。“等疫情结束,就去见想见的人啊”底下附上了一张我们的聊天截图。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春三月,那些一起去图书馆的路没法再陪你走一遍了。那些被疫情偷走的岁月,我至今难以释怀。

如今,校园解封,我们要再去滋兰苑看鲜花盈路,去甲子湖看绿柳扶堤,去八食堂吃最爱的“馋嘴鱼”,去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定格青春的我们。

“晚风中闪过,几帧从前啊,飞驰中旋转,已不见了吗。远光中走来,你一身晴朗,身旁那么多人,可世界不声,不响……笑声中浮过,几张旧模样,留在梦田里,永远不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