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简讯

作者: 来源:   发表日期:2022-03-24    

本报讯 3月15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高我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推动课程过程性考核工作,助力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稳切换与高质量运行,教务处组织全校基层教学单位开展线上教学研讨活动。各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系(部)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和教务处全体人员共5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大学张景德教授和智慧树网高级顾问焦玉雪两位专家,分别就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组织、基于智慧树平台的过程性考核设计等作了主题报告。张教授从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背景出发,深入分析了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相关政策,结合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案例,对混合式课程建设要素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分享了线下线上课堂教学经验。焦玉雪以智慧树平台为例,对线上课程建设、基于过程性考核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等实际操作问题,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答疑交流和技术指导。

教务处处长邱立平对本次研讨会做了总结,部署了近期本科教学重点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要按照“两性一度”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好教学设计,切实推进我校本科教学从“教”到“学”的转变。二是推进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要建立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过程考核办法,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三是加强基层教学单位教研活动。通过全面推进基层教学单位尤其是虚拟教研室活动的良性有效开展,推动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务处 胡杨)

本报讯 3月15日,水利与环境学院院长徐征和一行到山东省水发集团进行调研交流,水发集团校企合作部部长魏国庆等陪同参观交流。

徐征和一行首先参观了水发集团企业文化展厅,详细了解了水发集团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产业布局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并对水发集团持续跨越性发展表示赞赏。

座谈会上,魏国庆对徐征和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水发集团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的情况。他表示,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与水发集团目前的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希望结合学校、学院发展定位和集团的发展需求开展联合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徐征和对水发集团“上善若水、发展惠民”的企业理念表示认同并简单介绍了水利与环境学院的发展历史、学科特色、师资力量等情况以及近几年学院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我们要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并以此为机遇在水利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院人才培养优势,围绕产业需求调整相关专业,共建“水·环境”现代产业学院,并提出本硕联合培养的新模式。他希望以此次座谈为契机,双方深化全方位、深层次、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人才储备,共同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共建现代产业学院达成合作意向。(水利与环境学院 于欣艳)

本报讯 3月16日,在学校党委组织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山东浪曦集团携手山东未来领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助力济南大学省派第一书记公益捐赠活动在莘县古城镇举行,县委副书记鲍怀亮出席活动并致辞。

捐赠仪式上,总经理唐源蔚代表山东浪曦集团向古城镇政府捐赠8台办公电脑,总经理吴福财代表山东未来领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向古城镇中小学捐赠1000套价值138万元的竞赛课程软件,古城镇党委书记丁伟华向捐助企业赠送锦旗。

鲍怀亮在致辞中对捐助企业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捐赠活动解决了古城镇政府的实际需求,满足了全镇中小学生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学习需求,体现了爱心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济南大学省派第一书记积极协调、搭建平台、努力作为的工作作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第一书记工作组)

本报讯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3月15日,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生涯发展指导中心组织开展2022年《职业生涯指导与创业基础》课程春季备课会,各学院生涯辅导员及授课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分为专家讲座、互动答疑和工作布置三个部分。专家讲座环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应用心理系副教授高艳以《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为题进行督导式培训。高艳以万科首位数字化员工崔筱盼为例,提出21世纪职业环境和工作形态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生涯教育理论遇到一系列实践问题,如何应对这种复杂性、变化性、偶然性和非线性的生涯发展特征变化,生涯混沌理论以“聚焦当下、持续学习和灵活弹性”为主要特征显示出了极强地适应性,由此引出生涯混沌理论的主要思想,并梳理了基于该理论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策略,提出了“建构式”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向。

工作布置环节,针对课程教学工作,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晶提出要以山东省一流课程和学校首批“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扎实开展《职业生涯指导与创业基础》课程教学。

近几年,我校生涯教育工作以《职业生涯指导与创业基础》课程建设为基础,建立“1必修+1核心+3通选”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学院+中心+工作室”的师资体系;建立“教学+实践+训练”的教学体系,形成了“教学培训会+春季备课会+秋季督导会”教研体系,从而确保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落实生涯教育目标,完善生涯服务体系,不断推进生涯教育指导工作一体化和专业化发展。(党委学生工作部 张晶)

本报讯 为切实提升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落实安全教育,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疫情防控意识和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3月16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研究生专题党课暨安全与质量教育大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研究生导师以及全体研究生参会,会议通过线上腾讯会议方式举行,大会由学院副院长李阳主持。

学院正处级组织员邱鲁军以“践行新时代研究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讲授专题党课。他强调,我国研究生教育是造就未来高层次人才的最高国民教育形式,党和国家对研究生潜心科研、成长成才有着殷切期望。他表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有理想”“有本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作为研究生更需要将自身的责任定位具体化,深度思考其责任担当,积极作为,坚持做好分内之事,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坚持冷静客观的自主判断,并依托自身力量为国家建设发光发热。他希望学院的研究生们能够树立远大理想、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能力、求真务实、修身立德。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要主动争当先锋模范,听从指挥,积极抗疫,起好带头作用,在学院内部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

学院党委书记李超作安全环境管理动员。他表示,要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工作和校园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风险意识。针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他指出,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安全稳定工作,不断倡导科学健康的学

习科研方式、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认真组织和抓好实验室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确保研究生安全和校园稳定。学院将强化疫情防控应急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强化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安全教育和管理中心的重要作用,成立安全检查小组,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影响安全稳定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院长陈贞翔作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动员,他希望广大研究生能够在新学期有新气象、新作为,合理规划好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人生做好积累。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董晓慧强调了对研究生管理的相关要求,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希望研究生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一旦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严格按照“四个一律”处置,并严格请销假制度,做到“非必要不离校”。李阳对研究生近期工作进行了部署,对规范实验室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整改要求。

通过此次会议,让学院全体研究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意识和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明晰了日常管理的相关规定,有助于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红线”,增强疫情防控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科研秩序打下了坚实基础。(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