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勤耕不辍 坚守初心——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夏晓丽教授

作者: 来源:文学院 翟凌宇 齐兆敏 韩佳欣   发表日期:2021-12-30    

笔者一行采访了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夏晓丽老师。夏老师的课题《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长效机制研究》获批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夏老师是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夏老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理论研究,在《山东社会科学》《中南大学学报》《探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行政论坛》《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政治》全文转载和索引。夏老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山东省教育厅规划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4部。夏老师曾获山东省软科学、山东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奖、济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多项。

采访过程中,笔者感到夏老师本人非常谦逊、健谈,总是言笑晏晏地看着我们,时不时和笔者一起开怀大笑,整个采访氛围洋溢着轻松愉悦。夏老师很耐心地向笔者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的相关内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范围很广,分类繁多,比如有年度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等等。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能够成功拿到项目必定少不了前期充足的准备。说到准备工作,老师给了笔者一个很简洁有力的答案:长期积累。夏老师说,科研是要静下心来坐冷板凳的,一个项目的研究至少要三五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秉持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通往成功之路上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夏老师说起曾经遇到的困难仍然是面带笑意,直率地向笔者坦言:“困难很多,比如自己的选题怎么能让专家们眼前一亮,申报书怎样做到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毕竟是国家级项目,拿到项目的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嘛。”压力与动力往往并存,困难与成功也往往相伴,如何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是很关键的,好的运气只会令人羡慕,而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则更令人惊羡。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谈到申报国家项目的经验时,夏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一是必须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项目选题很重要。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做科研,首先就是要确定好自己的航向。夏老师说:“做学术研究不能脱离现实,不能扎在书堆里,闭门造车。”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理论研究是为现实服务的。人文社科研究尤其要关注国家在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中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夏老师特别强调的第二点是:“要相互交流,注意团队合作。”任何研究都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上阵的,团队的力量很重要,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也要注意多向学术界高层次人才学习,多参与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会议。三是申报国家项目,一定要有信心,不能妄自菲薄。“谁也不是天生就搞科研的,都是慢慢摸索,一点一点积累的”。她本人更是身体力行,经常会让自己的研究生一起参与项目,目的是让他们多学习,多参与,积累些做科研的经验,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成绩从来得之不易。夏晓丽老师在科研上取得的成果,在她的专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我做的两个国家项目,选题之间都是有关联的。第一个国家课题侧重实践层面,现在这个项目偏重基础理论。长期关注某一个领域的研究,科研成果和项目也会在长期积累中慢慢浮出来。”功夫见于平常,夏老师对此深以为然。早在大学时代,夏老师就投入了对基层民主建设的研究,她说,自己从学生到老师,一直专注于民主政治领域,科研的重点,也放在了自己长久攻坚的项目上,才有了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成功申报。原本的博士论文中的未尽之意,在心里长久扎根,成了执教科研时努力的主题,这应该算是夏老师科研工作中特有的坚守吧。

然而,拿到国家级项目只是一个开始,夏老师这样说。获批项目仅仅是开端,但是能否做出成果,能否对涉及的社会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才是最终的目的。做专业研究始终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遵守学术规范,为承担的项目负责。

在专业研究领域,夏老师也始终秉持着严谨的学术态度。她谈起从学生到老师的历程,从没有经验的博士生到教书育人的教师,这中间要进行一个身份的过渡与转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请教与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和同事们交流,更要和有经验的老师们交流,和不同学科领域的人交流。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在这儿也是同样的道理,夏老师言辞恳切:“也许你几天想不明白的事,经别人一点拨,就会想通了,其中的交流是很关键的。”

夏老师说:“人文社科的学科界限并不分明,科研和教学也不分家,只有一直活跃在科研前线,才能知道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只有做好了自己,才能做好学科建设和学生教育。”她提到自己的出国访学对开阔学术视野帮助良多。走出去,一方面是学习交流,同时也是对外传播中国人文社科的过程。

夏老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平时与本科生的交流只有公共课的接触,但她与研究生们的交流却是非常多的。关于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话题,夏老师坦言:“从国家大事到生活琐事,没有障碍”。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比起师生,更像是朋友,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敞开了问,夏老师也毫无保留地答。作为一名思政课的老师,夏老师常常被学生夸“三观正,有正能量”,对于这一点,夏老师说,与学生交流,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做人做事,让他们更阳光、更积极地看待社会是每一个老师的责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夏晓丽老师告诉学生们要从小事做起,多参加社团、多服务社会,融入集体。夏老师说,专业知识是成家立业的本事,大学学好专业知识是基础,除此之外,大学生要注重培养兴趣爱好,学会沟通,做到宽容谦让、自信自律,养成一个好性格,以便更好地走向社会。

采访的最后,夏老师谦虚地说,能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审批,是因为前期有研究基础,日常有些积累,谈不上什么经验与分享,只是专注于某一方向,认准了这条路,就踏实地走下去。夏老师还特别提到学校的人文社科学术研究环境非常好,学校很重视,组织申报项目也很得力,个人取得的每一项学术成果都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