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魁老师

作者: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崔伦秀 张海萍   发表日期:2021-12-02    

李魁老师任教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孔纳米晶光催化剂设计、制备及其能源转化应用研究。李老师在教学方面获得过本科教学贡献奖、优秀班主任及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李老师在授课之余,取得了诸多的学术成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企业横向项目等,2020年,李老师的课题《MOFs衍生物调控半导体异质结纳米晶及其光催化纯水产氢性能研究》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李老师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dv. Mater., Chem. Sci., Appl. Catal., B,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JCR一区论文13篇。

丰硕成果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付出和艰辛,又有哪些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带着诸多的问题,笔者一行采访了李老师。

直面挑战 追求卓越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交叉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科研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产业变革竞争更加激烈。作为科技创新之源、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材料科学在新时代应有新作为新贡献。而李老师所从事的高效半导体异质光催化剂设计及可控合成,对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谈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李老师表示该基金对于年轻科研工作者提供的帮助很大。李老师说,这次能够获批此项目,自己感到很荣幸很开心,同时也深深地感到了压力的巨大,自己要争取在沉甸甸的经费支持下,努力做出成果。随后,李老师谦虚地向笔者讲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过程,并强调项目能够获批离不开评审人对项目的实验设想和申报书内容的认可以及相关科学领域专业人士的帮助。申报书最关键之处是在调研和科研经验的基础上找到所在领域最核心的问题,然后利用自己的研究专长精确设计材料结构,揭示相关机理。另外,项目的研究内容一定是具有现实意义、可以直接或间接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最后,确定科研的框架与核心思路,“瞄准一个点”坚持不懈地研究攻克,虚心接受专业人员的意见方案,将申请书反复打磨,最终形成定稿。

李老师的科研项目《MOFs衍生物调控半导体异质结纳米晶及其光催化纯水产氢性能研究》针对异质结存在的诸如载流子传输利用效率低、活性位点少、异质结表界面结构精确调控手段缺乏及载流子输运特性相关机理不甚清晰等问题,研究MOFs衍生物在调控半导体异质结的形貌、纳米晶尺寸及异质结界面结构和表面构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分子水平上探索异质MOFs晶态材料表、界面及孔道内纳米晶的调控方法及其热/动力学机制;利用异质MOFs实现对多孔半导体纳米晶形貌、尺寸、界面结构和表面构型的精确控制等,从而为高效、稳定、绿色的光催化制氢材料的研制和开发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在采访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专有名词或者现象时,李老师会耐心地为笔者讲解,生动形象的叙述让笔者也对老师的课题产生了兴趣。李老师也对自己的教学持一种谦虚的态度,称自己一直在学习的路上,他的研究离不开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他不只一次说过,良好的学术团队和同事们的无私帮助和支持,是自己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保证。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科研实验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克服,诸如个人与小组成员在个性及习惯方面的差异、如何调节实验室的科研氛围与活跃程度等等。李老师采用独特的换位思考的方式,选择“相互成全”的科研小组相处模式,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做科研的兴趣,营造了积极向上、思维迸发的良好氛围,并对科研实验中的任务进行合理高效地分配,大大地提高了科研效率。

科研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倘若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基石,怎会有潇洒淡定站立于三尺讲台之上的自信,怎会有冷静严谨树立在科研前线中的丰碑。不断阅读的资料文献,不断提高的实践能力体现在了李老师的谈吐视野、举止行为中。

孜孜不倦 勤勉教学

谈到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问题,李老师认为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是做好本科生教学工作,而且教学与科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他提出,一方面,借助教学环节,师生间有更多的互动,建立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专业基础知识的梳理,从而为开展科研打牢基础。同样的,随着新的教育理念及企业需求的提出,教学过程中行业前沿及发展的介绍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效率以应对其将来在工作和科研中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潜心从事科研,并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成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工作,李老师也践行了他作为教师的职责。情系学生,情倾讲坛,耕耘不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学生成长。

一天下来,或是潜心科研,或是忙于工作,而后又周而复始。李老师说,生活的重复于他是一种享受,对于他来说发现一个新的实验现象、解决一个难题、想出一个新的点子、与学生良好的沟通,都会让他快乐而兴奋。

谈到发表的诸多的学术论文,谈起经验时,李老师强调要系统阅读文献以建立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清晰、全面的认知非常重要。此外,李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尽可能早地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在研究学术前沿的问题和繁复的数据中、在凝练科学规律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锻炼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耐性。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技能,李老师认为学好每门专业课程是成为合格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体系,也是形成专业逻辑思维必经的途径。此外,李老师认为同学们注重学习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独立思考,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李老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不断深入地学习,不断探索,每个人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在科研上,李老师一丝不苟,潜心研究课题;在教学上,李老师尽心尽力,解决学生难题;在生活上,李老师富有情趣,让整个人更加有活力。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李老师看来,诗和远方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信仰。笔者相信,李老师会越行越远,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与远方欣然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