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简讯

作者: 来源:   发表日期:2021-10-14    

本报讯 日前,为使法学专业学生实习更好地和法律实践相结合,政法学院法学系邀请基层法律实务工作者举办了专题报告。

活动邀请山东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二级调研员李茂荣作了主题为“《山东省慈善条例》的立法全过程”的专题报告;邀请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刘虎法官作了主题为“经济分析与法学实践”的专题报告;邀请政法学院侯中华副教授作了“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被告的抗辩策略”的专题报告。三位专家分别从立法、司法等方面,对相关法律实践作了有针对性的解读,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执法、守法诸环节,列举了大量的案例。

报告结束后,专家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和交流,三位专家就相关法律实践难题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法律实践作了有机结合。(政法学院 汲雷)

本报讯 为切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化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上级和学校党委部署要求,10月8日,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精神的专题研讨会。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全体成员、各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部分师生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与会师生集中回顾了黄大年同志矢志科技报国、奉献祖国人民,为教育科研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事迹,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精神等内容。随后,与会师生进行了交流研讨,分享学习感悟,夏卫东以“做黄大年式好老师,努力培育时代新人”为题作主题交流发言。

学院要求,近期学院各党支部要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师生党员通过观看《黄大年》等优秀电影和“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活动。要动员引导学院教师,以向黄大年式优秀教师学习为“指向标”,铭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谆谆教诲,争当新时代好老师;以向黄大年式优秀教师学习为“助推器”,激发创造力、创新力,推动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创先争优;以向黄大年式优秀教师学习为“催化剂”,秉承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学习创新理论、献身教育事业,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党的伟大事业中。

在学习研讨中,大家纷纷表示,作为高校教师,一是要始终把潜心治学作为“为学强教”的根本要求,将治学与强化基础科研结合起来,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结合起来。二是要始终把开拓创新、立德树人作为“为事从教”的根本方向,坚定“四个自信”、勇敢开拓创新,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一代代不负青春韶华的时代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能干事、干成事的合格建设者和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优秀接班人。三是要始终把立德修身作为“为人育人”的根本内涵,既要当好传播学识、传授技能的“经师”,更要当好塑造品格、砥砺品行、提高品位的“人师”,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以崇高风范影响学生,切实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王圣荣)

本报讯 9月30日,水利与环境学院在第九教学楼301会议室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学习研讨及“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活动。学院中层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科室主任、系主任到场参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良红主持。

学院院长徐征和结合《习近平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与参会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当好一名好老师”,他表示,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好老师”做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二是要做到心怀“国之大者”,勇攀科研高峰,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到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三是要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同时,他围绕“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提出广大教师应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担负科学探索重任,以实际行动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以创新驱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会上,大家积极发言,一致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导,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育人,勇于开拓创新,把为国育才作为首要任务,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做新时代好老师,用心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国家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水利与环境学院 张雅囡 张心悦)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10月1日,商学院于舜耕校区经管楼广场举行2021年国庆升国旗仪式暨国旗下主题讲演活动。

学院师生代表齐聚经管楼广场,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庆祝祖国72岁华诞。迎着清晨的阳光,护旗手迈着矫健的步伐,庄严走向升旗台。伴随着雄壮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在场师生肃然而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升旗仪式结束后,金融1903班李甜和经济2102班邱悦先后进行了国旗下主题演讲。他们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做身心健康的模范,做思想道德高尚的模范,做掌握科学文化素养的模范,做有劳动技能的模范,做有艺术审美修养的模范。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孟德洋倡议同学们要怀揣爱国爱校之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去,传承“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济南大学校训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用青春智慧与奋斗担当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商学院 王帅)

本报讯 日前,水利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系,携手济南育英中学、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济南舜耕中学,开展2018级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生线上教育见习活动。

教育见习是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实践课程,属教学观摩环节,是教育实习的前奏,是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各级各类学校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传统的纯线下式教育见习活动开展难度迎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响应“互联网+教育”的号召,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亲临现场的学习体验,地理科学与规划系针对2018级地理师范生制定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育见习活动模式,即借助腾讯会议与A-LIVE平台观摩中学地理教学优质课现场直播、课后评课活动,并进行云备课教学互动与研讨。本次活动于9月25日开展,在济南育英中学史怀正、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李卫红、济南舜耕中学何潇等诸多中学老师的鼎力支持下,在地理科学与规划系党支部书记王晓军、系主任宋鹏等多位老师的积极组织与协调下,9月28日至29日三所中学先后呈现了三节优质课和评课教研活动,2018级地理科学(师范类)全体学生和部分教师在济南大学第九教学楼105室同步观摩,并进行教研互动。

本次“高校—中学‘云牵手’,线上共建教学研”教育见习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网络优势,加强了高校与中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参加活动的2018级地理师范生均表示收获颇丰,较为直观地体会了中学教育授课过程,获得了对教师职业实践活动的感性认知,为后续线下见习及教育实习奠定了良好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见习活动的实施,体现了地理科学与规划系对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视,实现了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与优化,也为后疫情时代下师范类专业学生保质保量完成教育实践环节开拓了创新之路。(水利与环境学院 王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