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3日,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并就下一步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王玉华,各党委、党总支书记、党史学习教育各工作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海宁主持。
会上,贾海宁传达了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组长视频座谈会讲话精神并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回信精神作出部署,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传达了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七巡回指导组第四次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并对学校近期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了说明。
王玉华就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深入提出要求。一是要抓好理论学习,提升学习质量;二是要抓实规定动作,提升落实质量;三是要抓牢重点工作,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党委宣传部 王林珍)
本报讯 9月25日,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专场招聘会在济南大学第二学术报告厅举办。学校党委副书记张硕秋,学工处、校团委、土木建筑学院相关负责人到场与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和应聘学生进行了交流。
本次专场招聘会共有中建八局22个分公司到场参加,为我校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涉及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建筑学、城乡规划40余个专业领域,招聘会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00余人。(土木建筑学院 李婷)
本报讯 9月24日-25日,2021年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星辉杯”山东省智能制造大赛暨齐鲁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在济南大学举行,张硕秋副书记为大赛致辞。
考虑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比赛采取线上提交作品和答辩的方式、评审工作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经过紧张激烈的线上考试、视频展示、在线答辩等环节,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933项,其中一等奖182项。我校共有36项参赛作品在大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2项。(机械工程学院 杜连明)
本报讯 9月18日,“济南大学-山东杰创机械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就业实习基地暨济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捐赠”签约揭牌仪式在山东杰创机械有限公司会议室举行,济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硕秋,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合作发展处、机械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师生参加活动。
仪式上,山东杰创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杰与济南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签署了济南大学-山东杰创机械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就业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书,济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捐赠协议书;共同为“济南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济南大学就业实习基地”揭牌。张杰董事长为济南大学捐赠“杰创奖学金”支票,党委副书记张硕秋为企业颁发《济南大学捐赠证书》和济南大学捐赠奖杯。(机械工程学院 李映君)
本报讯 9月14日,学校党委副书记张硕秋,市中区人民武装部政委李海永及学校武装部负责同志一行,到济南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看望慰问我校正在参加役前训练的学生并举行新兵欢送仪式。欢送仪式由学校武装部副部长李荣光主持。
张硕秋代表学校对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二是要可堪大用、能担重任;三是要砥砺奋进、创优争先。(党委学工部 李英武)
本报讯 9月14日,我校在第五会议室召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陈月辉副校长,各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副院长、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陈月辉副校长主持。
研究生院各负责同志对本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具体部署。陈月辉就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一要把好入口关,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二要做好过程管理,围绕人才培养构建并完善全过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三要凝练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特色和经验;四要提前准备,做好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评估工作。
(研究生院 李军保)
本报讯 9月22日,我校在第五会议室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例会。刘宗明副校长,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教务处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邱立平主持。
刘宗明就如何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严格按照文件制度,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持续提升治理能力;二要善于谋划、分析、思考工作,完善特色鲜明的学院教学工作体系;三要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凝练教育教学经验,形成可应用、可推广的优秀教学成果。(教务处 张依凤)
本报讯 9月14日,“济南大学-深圳港创”产教融合交流会在我校召开。深圳港创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立民一行4人,济南大学副校长刘宗明,教务处、科技处相关负责人和“港创创新实验班”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邱立平主持。
刘宗明表示,“港创创新实验班”的成功举办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典范,双方将继续共同探索产教融合办学新机制、新模式,创新产教融合方式,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多元合作、深度融合,将产教融合工作落在实处。(教务处 孙士婷)
本报讯 9月24日,我校举办了全球高层次人才视频“云”招聘活动。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8个国家的36位高层次人才参加了本次活动。副校长李光红到场致辞,16个相关学院和科研平台的负责人及学术委员会成员对应聘人员进行了面试。
本次面试的高层次人才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研究方向与我校学科建设匹配度高。通过现场面试,各学院(平台)与32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达成了初步意向,占面试人员比例的88.9%,同步答复线上咨询1000余条,收到新增简历60余份。(人力资源处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