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简讯

作者: 来源:   发表日期:2021-09-02    

本报讯 按照上级疫情防控有关精神,根据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为切实保障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各项本科教学工作有序进行,8月23日,我校在第五会议室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例会暨秋季学期教学工作研讨会。刘宗明副校长,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教务处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邱立平主持。

教务处负责同志对秋季学期开学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奖申报、教学评价改革、专业认证、招生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研讨。

刘宗明在讲话中强调:一是要落实好疫情防控条件下的教学工作。各学院要坚决把疫情防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全面做好开学后本科教学的组织工作,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安排部署好“开学第一课”,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衔接,把课程思政贯穿到教学工作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二是落实好对学业预警学生的帮扶工作。学院要高度重视学业预警学生的学习状况,强化“全员参与,全过程跟进,全方位指导”的帮扶理念,充分发挥学业导师、任课教师、家长、同学等的作用,完善多方协同联动机制,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以督促学业预警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三是开展好“四新”要求的教学建设工作。各学院要真正理解“四新”建设的内涵及特点,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组织建设等五个方面作为着力点,加强对高等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研究和思考,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真正找准“四新”专业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方向。四是谋划好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学院要严格按照调研、论证、整合、创新这一流程,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凝练专业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丰富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切实将我校的专业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教务处 张依凤)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积极践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提高理论研究水平,8月26日,山东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暨山东省非遗与旅游发展研究成果鉴定会在济南大学召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付俊海,济南大学副校长李光红,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刘朋鑫、副处长蒋士秋,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徐凤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刁统菊、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庞晶、山东省文化馆非遗保护研究部主任王芹、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副总经理黄晓莉等有关专家及非遗代表企业及非遗传承人出席会议。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院、文学院等单位相关项目负责人、参与人参加研讨。研讨会由济南大学社科处处长张守凤主持。

李光红在致辞中介绍了济南大学近年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代表学校特别感谢省文化和旅游厅长期以来对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大力支持。李光红表示,“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平台、人才和智力优势,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各非遗传承企业、各相关高校密切合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我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上,济南大学有关非遗项目研究团队分别就承担的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非遗文创的品牌化构建、传统工艺类非遗发展三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做了专题汇报,来自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专家、山东省文化馆、济南文化馆、台儿庄古城、基层非遗协会以及非遗传承人就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就非遗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研讨,为推动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建言献策。(社科处)

本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好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8月27日,学校在学生成长空间举行《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贾海宁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部任课教师参加会议,有授课任务的辅导员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会。会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刘芝主持。

“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室主持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王群解读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政治定位和学科定位。

贾海宁对集体备课的效果给予了肯定。他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课堂是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教学内容,结合当前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讲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理论探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坚定“四个自信”。要上好《形势与政策》这门课,一是注重在“深”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性和理论性;二是注重在“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注重在“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感染力和感召力。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深入推进“信仰领航”工程,依托“形势与政策教育”辅导员工作室和各学院(平台)教研组,持续深化“问题导入、专题进入、课题深入”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作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党委学生工作部 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