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下面就教育孩子方面谈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从小,我们就要求孩子做一个诚实善良、乐于助人、有集体荣誉感的人,要尽可能地为班级、为同学做事,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这一点我们家长也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要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
其次,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能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去做,结果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孩子有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他尽情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让孩子增强自信心。
另外,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在家里,只要涉及到孩子的事情,我们总是先征求孩子的意见,与孩子商量后再决定,让孩子在独立思考、学习处世之道的同时更多地参与到家庭的生活和管理中。
家长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经常与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与表现。比如,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与同学相处是否融洽,并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的学习和思想情况。通过与老师交流,家长能及时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避免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
总之,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有效的沟通,能让孩子乐观向上、健康成长的就是好方法。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尽力为其播撒阳光,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常收获希望!(计智20H2班 郭致航家长)
教育孩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欢笑、有激动、还有烦恼。下面谈谈自己多年的感悟与体会。
一、注重启蒙,寓教于乐。小时候的男孩,调皮可爱,童真无邪,一把枪、一个玩具车能让他爱不释手;一次游园,能让他津津乐道好几天……他的头脑里没有学习知识的概念,有的只是“玩”。这时候我们就尽量在娱乐中启蒙他的学习能力,比如打枪怎么能打得准?碰碰车怎么操作更好?轮滑的技巧如何掌握?篮球如何才能拍得好、投得准?总之,让他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即使他最喜欢的“玩”,也有那么多技巧和知识,玩好也需要智慧的头脑。当他掌握了更好的技巧,玩得娴熟时,孩子自己就喜欢上了在娱乐中运用智慧的头脑。
二、梅花香自苦寒来,聪明无法代替努力。转眼孩子就进入小学的大门,那贪玩的天性与学校的严谨格格不入。当数学的加减乘除总是算错、英语单词总是写错的时候,我们觉得,不是孩子笨,甚至都不是他粗心,是他用心不够、练习不多。当他用半个小时做完作业,拿着滑板车就要出去玩耍的时候,我们会尽量按住他那躁动的心,额外布置一些练习题,主要是查缺补漏和强化训练,所用时间要在他能承受的范围里,然后再陪他出去玩耍。当他学习成绩不断提升的时候,孩子潜移默化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聪明不能当饭吃,勤奋和努力才是不可或缺的。
三、众志成城,备战中考。孩子中考时15岁左右,身高一米六多,不说话的时候看着像个成年人,一说话还是个孩子。他也梦想考个好高中,但他并不知道中考的残酷性,一半的孩子无法上高中,九成的孩子去不了重点高中,而这种大考就在他似懂非懂的年龄里出现了。
我们家长和老师都把中考的严峻性告诉他,让他在战略上重视起来。孩子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去迎接人生的第一次淘汰性大考。战术上的努力在初三下学期进入高潮,我们购买了各科的模拟试题,每科10套,每晚必做,做完一套给他阅卷,错了自己改,再错才给他耐心讲解,讲到他会了再去改,改对了为止……直到中考前,仅剩下一份英语模拟试题没做完,实在没时间了,明天中考,早睡觉吧。考前他努力了,我们尽力了,唯有做好后勤,再祈盼一点运气吧。
中考的三天,我们作为家长,要时刻进入战时状态:饭菜做好营养跟上,睡眠尽量保证好,最重要的是考试中的心理波动要及时化解。记得当年的数学最难,他考完数学时,心情不好,觉得失败了,中考已经失败了!下午的英语考试没有意义了!这是最关键的时刻,要在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里,扭转他的心态,万分紧急!因为所有的努力,最后就看这一次成绩,我们没有自我放弃的权力。幸亏当年已经有了网络,有了群聊,中考的家长群里一片唉声叹气,孩子们数学都考得不好,包括一些学霸也栽了,我们及时把这个信息给孩子看,坚定他的信心,既然数学都没考好,那么下午的英语就是决定中考的关键一战!因为绝大部分孩子都沮丧了,如果这时能把英语考好,将成为脱颖而出的一战!化危为机,去战斗吧!幸好他的英语本来就是强项,孩子的自信回来了!下午的英语超水平发挥,满分120他考了110分!是的,中考总成绩史无前例地排在全校第56名,而初中三年里,他历次考试的综合成绩都没有进入过前100名!孩子终于如愿进入了重点高中。
四、人生在勤,有张有弛。高中三年,是所有人回忆里最精彩的一章。有懵懂的青春,有奋斗的脚步,有努力后失败的绝望,有成功后喜悦的泪水。高中时,孩子们已到了懂事的年龄,重点高中的学习氛围紧张有序,自习室里只有写字的摩挲声,教学楼里鸦雀无声。都是尖子生,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都知道要奋斗!
历城二中的校训是“人生在勤”。孩子们很勤奋,有夜晚在走廊里学习的,有在被窝里偷偷用手电学习的,模拟考试有失眠的,压力大到让人窒息。这时候,我们的策略是给孩子减压,是的,让他放松!鼓励他打乒乓球、打篮球、跑步。我们利用两周一次的探望时间,和他聊聊同学、老师、班级的情况,开开玩笑。减压!我们心里只有这两个字,因为一直张紧的弓,不断裂也没有力量。但即使如此,进入高三下学期时,孩子在学校宿舍里失眠了,不断地失眠,压力太大了!
这时候,如何让孩子减压是最重要的事情,思考再三我们决定,在学校附近租房子,每晚家长陪着他减压,让他自己一个房间睡觉,没有好的睡眠质量,不可能学习好。终于,孩子每晚基本能睡个好觉了,精神状态也好多了,虽然压力仍然很大,好在晚上可以放松一下,有张有弛才是学习之道。
高考的经历重复着与中考相似的故事,最后一天上午的理综彻底考砸了,这一届学生绝大部分都考砸了,看来每次大考至少有一门课出题特别难。这次崩溃比较严重,他哭着说下午英语不想考了,明年要复读一年。这哪行呢?三年的努力,换来弃考?同样的套路继续开始了,家长群里也炸了锅,午饭没有几个孩子想吃,躺着痛哭的孩子不在少数。我们及时给他看了群聊的信息,给他鼓励,要他坚强!英语是强项,下午扭转乾坤吧!即使今年考不好,也要把所有考试努力完成,对自己,对家庭有个交代吧!说实话,看着他发狠地走向英语考场,我们心里也没底,如果真的失败呢?再说吧!
高考完了,在等待成绩的日子里,我们尽量不提高考的事,出去旅游吧。各地去转转,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品尝哈尔滨的大锅菜、延吉的烧烤和朝鲜冷面,去丹东的鸭绿江大桥、大连的海边照相,在北戴河游泳,尽情地放松吧,高中三年的奋斗历程,整个家庭都需要解脱一下。
该来的还是要来了,高考成绩总体来说是不错,理综是不太理想,但其他科目挺好,尤其英语得了137分,考出了高水平,顺利进入了济南大学。
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学生活,精彩纷呈,学习之余,自律会、学生会、班级活动……年轻人的舞台,尽情地去闯吧。我们只是经常提醒他,大学也是学校,学习成绩仍然是一切的根本,宽松的环境不代表不重视学习。这时候,孩子已经成年了,说再多的话不如他自己领悟,即使离家很近,我们都觉得必须住校,学习之余应该锻炼他的社交能力,鼓励他积极竞选班干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协助老师工作,团结所有同学。济南大学严谨细致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氛围不断熏陶着他。功夫不负有心人,转眼大学即将毕业,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多次获得奖学金、优秀班干部等荣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功保送山东大学攻读研究生……济南大学给予了他人生中最有力的支点!
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努力、父母的教育、更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取得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人生的道路漫长,酸甜苦辣都在路上。我们经常对孩子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要感恩每一位帮助过自己的人,尽己所能为同学、老师、班级、学校多做有益的事,这样的人生之路,才会走得踏实。(集成1701班 胡云鹏家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永远是一门永恒的课题,人生的经历告诉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重要,甚至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方向。
家风是成长的风向标,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上,回顾无数的家庭,还有那传承已久的国粹,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其中不乏有许多可称为经典的精华:齐家、治国、平天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对八岁儿子的谆谆教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对儿子治学的劝诫;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勤”为第一要义,“勤”为曾家之家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家的家风是“孝”字在前,“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长辈吩咐的事情,孩子一定要去做,不能拖拖拉拉的,长辈的话孩子也一定要听。在饭桌上,长辈动筷前孩子是不允许动筷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再加上隔辈亲的影响,所以我在这方面教育孩子是比较严厉的。渐渐地,孩子也就懂得尊重长辈,孝敬长辈了。“勤”字在后,孩子小的时候我就培养她饭后洗碗,做家务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是以一种物质奖励的方式让她去做,渐渐地,她就养成了好习惯。日常生活中,她会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我们的负担。
德育教育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所奉行的教育方式。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等等优秀品格都是我们培养孩子的方向。品德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的过程。在寒暑假期间,孩子会去报名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品格与为人处世的能力,更能增长她的见识。孩子即将步入社会,相信这些经验会对她的一些选择产生正确的影响。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很赞同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这段话,这也是我对孩子未来的希冀。身为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这是家教的重心。(电子2002班 李明睿家长)
(来源:学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