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访机械工程学院优秀考研学子赵学振

作者: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刘谦 于丰硕   发表日期:2021-05-27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成功的秘诀在于平时的不断积累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四年悠悠,赵学振用奋斗为自己的未来铺出一条阳光大道。他热情洋溢的性格,富有见解的谈吐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赵学振,中共党员,连续三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并多次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他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曾获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等荣誉。这些比赛丰富了赵学振的知识与能力,如今他成功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继续在专业领域耕耘。

厚积薄发 水到渠成

从刚入学,赵学振就一直积极努力地学习,高数上、下都取得满绩的优异成绩,大学前六学期的平均绩点更是排在专业第四。但遗憾的是,由于没过六级,赵学振失去了保研的机会,之后,他更加努力的投入到考研备考中。

当谈及他是如何安排备考期间的学习时,赵学振介绍道:“我把时间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三至七月,二是八至十一月。三至七月我每天八点开始学习,八点至十二点学数学,下午二点开始,二点至六点学英语,然后晚上学政治。一周学习六天,休息一天。八至十一月上午、下午和之前一样,然后晚上一半时间学专业课,一半时间学政治。赵学振的学习安排看似简单、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复杂宏伟的规划,甚至一周还会休息一天。但其实这样的计划才是最脚踏实地、最切实可行的。只有符合实际的计划,才是可行的,才是效率最高的。何况成功又怎是时时刻刻闪烁着夺目光芒的呢?那些高光时刻永远只是少数,奋斗的过程是平淡甚至枯燥的。有耐心、有毅力、不断坚持,才可能最终绽放出成功的花儿。

当笔者问及如何看待一个人的意志和智商对他所能取得的成就的影响时,赵学振感慨地说道:“我的高中同桌看起来不怎么聪明,每次老师讲完后还要问我,但他是我们班每天来教室最早,离开最晚的一个人,每天六点到教室,晚上十一点才走,你知道他最后考上了什么大学吗?他考上了南开!其实聪明人哪有那么多?一些看起来聪明的人,不努力,最后也泯然众人矣。那些聪明的人,肯定也是很努力,最终才取得很大的成就。”的确,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学东西快、理解能力强的人,他们也许就是所谓的聪明人。但他们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肯努力,最后也泯然众人矣。如果问什么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便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吧。

赵学振用自己的言行向我们揭示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也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他成功考入西安交大。越努力,越幸运,相信赵学振在未来会取得更加耀眼的成就。

学识渊博 富有见解

在短短一个小时的交谈中,赵学振展现出了他丰富的学识,他的许多见解,令笔者颇有启发。

谈到网上一些唱衰传统制造业、机械行业的言论时,赵学振说道:“的确,现在不像蒸汽时代,靠纯机械就能满足社会需要,但这不意味着制造业已经过时,这只是表明制造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需要制造业。现在机械更多地和电、控制、计算机结合,以适应社会需要。

当前制造业与机械行业处于产业变革升级的浪潮中,这其中蕴含的机遇,正是我们广大机械人努力的方向。

赵学振也谈到,他很认可人文社科素质对理工科人才的重要性,他说自己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就经常会去看书,尤其是看一些历史书籍,这对他缓解压力很有帮助,也有益于他的学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的行为表现由脑中的思想所决定,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对我们做任何事都会有帮助。而要形成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加强人文社科学习、提高人文社科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新时代的理工科大学生,只有专业素质,虽然也能有所成就,但这是不够的。完整系统的思想,能让我们走得更快更远。

学海泛舟 以待鹏程

世界上一切的成功,都将通过勤奋来实现。勤奋,代表着人们博弈人生的动力;成功,却是这种动力下产出的结果。没有勤奋,就没有成功,即便你是一个天资聪颖、淋漓尽致的人,也会无济于事。

赵学振从大一开始就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从未松懈。周末也会充分利用自由时间,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始终把学习当作第一任务。谈到考研过程中的体会,赵学振感慨地说道:“考研不像高考,有学校,老师,家长陪着你,给你加油打气;考研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由你一个人去做,这个过程很枯燥,但是要坚持下去。坚持不是轰轰烈烈,它是平淡无奇的。考研其实也不难,只要你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坚持下去,但是很多人坚持不了,因为大学生活太舒服,有太多的干扰因素。

赵学振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心仪的学校。在能奋斗的时候用尽全力;在能改变的时候竭尽所能,这或许是赵学振对自己大学生活最好的答复。

提起科创,赵学振提到:“其实大一就可以开始做科创,虽然大一没学什么专业知识,但如果要等到学完专业知识,那就要到大三去了,那时候就没有时间做科创了。所以做科创所需要的知识都是要现学的,不会做就去网上查资料,然后去学。赵学振的一席话,解决了笔者的困惑:大一大二学的专业知识不多,但却是做科创的黄金时期。这也为理工类学生投入科创指明了道路,解决了专业知识从何而来的困惑。

成功是一点一点积累、实践,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再加深巩固为经验,付出辛勤的汗水,艰苦的奋斗。在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中,赵学振幽默风趣的态度感染了笔者,他目标明确,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愿我们都能够想你所想,行你所行,无问西东。希望赵学振可以保持最初的决心与毅力,不忘初心,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