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四力”,不仅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样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根本遵循,进而为新时代背景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依据。
一、练好“脚力”,站稳政治立场,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方向决定前途。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职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如何培养人才和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升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练好“脚力”,站稳政治立场,增强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提升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的底气,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提升“眼力”,洞察学生思想脉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力
高校的大学生,尤其是刚入校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获取信息及时、眼界相对开阔,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较强;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学生刚刚成年,心智尚未健全,人生阅历还浅,很容易站在自身的角度、想当然地去认识和理解身边的人或者发生的事,这势必会给他们的成长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正是一些学生存在学习热情不高、自制力较差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一些困难和苦恼是难免的。有些学生能够自主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自己知道如何缓解压力,但也有一些学生却较难做到,尤其是刚入学的部分新生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问题,比如对自然环境、生活饮食习惯、人际交往等难以适应,辅导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加以教育引导,将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业规划甚至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己的“眼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好的“眼力”不仅要看得见,还要看得准、看得深。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天性,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看得准、看得深,就要到学生中间去,主动深入到教室、学生宿舍、食堂、学生社团组织,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心理状态,了解学生需求,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积极回应学生关切,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和挫折。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坎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强化“脑力”,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召力
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理论素养、扎实的业务能力,很难适应如此复杂繁重的工作。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新知识、新事物、新发明、新创造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扩散速度越来越快,这无形之中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运用扎实的理论来武装自己,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召力。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学习是立身之本,也是提升理论素养、强化“脑力”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强化“脑力”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要学懂弄通;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四、练就“笔力”,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练好“脚力”,站稳政治立场,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眼力”,深入到学生中间,洞察学生思想动态;强化“脑力”,加强理论学习,完善知识储备;更需要练就“笔力”,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于一些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回应,加强正面引导,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尤其是当前我国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要向学生阐述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练就“笔力”还需要及时总结提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多写工作感悟、多记管理台账,也就是说要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留“痕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做好基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在工作提炼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笔力”不仅指会写的能力,也指能说的能力。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思想较为开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缺乏语言组织表达力,在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时,就有可能会出现“不知道该怎么说”,甚至“说了被顶回去”的尴尬局面,这样势必会挫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心,教育管理工作也不会取得应有的实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练就“笔力”,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不断增强“四力”,站稳政治立场,密切关注学生,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练就过硬本领,提升育人水平和能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