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一书一页 总关情——济南大学第五届读书节系列活动“阅分享”

作者: 来源:   发表日期:2020-10-09    

阅读让人安神静心,虽身处一隅,文字却可以带我们抵达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这一隅可以是精心装饰过的书房,也可以是简单的桌案旁,或者是深夜里的一盏昏黄的床头灯下。装潢的繁简不重要,因为书籍总是能丰盈我们的内心。就让我们跟随济南大学第五届读书节系列活动,去探寻书友们那令人神往的阅读空间吧。

文化和旅游学院 连夫霞

一张书桌,一张座椅,几本书,简简单单,去体会阅读的乐趣。个人习惯于阅读空间不能杂乱,应该保持干净。我们从小到大,教科书、课外书,买了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束之高阁,而有一些我们爱不释手。放于书桌上每日随手翻阅,像现代汉语词典、英汉词典,在平常阅读时用处极大,读《论语》时,一字一句的理解、读《小王子》英文版,词汇量受限,那么词典就必不可少。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阅读生活,幸甚乐哉!

文化和旅游学院 杨雅婷

由于疫情的原因,学校未能开学,难得大学在三四月里,还能在家里的自己房间书桌上学习看书,在家里要比在宿舍里安静许多,心也就静下来了许多。不用奔波穿梭在教学楼与图书馆之间,不用奔波穿梭在食堂与寝室之间,这些在家里多出来的时间便可用来读书和培养业余兴趣爱好。三四月的天气不热也不冷,阳光洒进房间,窗外小鸟叽叽喳喳,好不生机勃勃。在没课的下午,从书架里抽出一本书,“浪费”一个半天真是一种享受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怡宁

沈从文是我国十分著名的一位作家,他的中篇小说《边城》,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淳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翠翠造成的悲剧结局。沈从文用平实的语言,把一个生活浸染在古老风俗环境中,长久讲自己的爱情心思埋藏极深的小女子写得及有深意。在疫情还未消除的现在,面对课业和生活的巨大改变,心中充斥着焦虑和担忧,但当你沉浸于《边城》的故事中,细细体味沈从文笔下的宁静与温暖,心灵也将得到一丝慰藉。

化学化工学院 贾承轩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记者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知之甚少,读完后却深深地刷新了我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看法,就像书中的一句话:“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刻意的去选择什么标志性的大事,反而讲述了很多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柴静作为一个新闻人,她努力的去追求新闻背后的真像,并用朴实无华的文笔记录下来,这看似平常的一件件小事,却让我感觉到无比的亲切,这些事就像在自己身边发生那样。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就如同那水流,缓缓的流淌进我的心里,它不但教会了我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不要人云亦云,同时也教给我要不忘初心,不要因为自己走的太远而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

音乐学院 王媛

读书是一种难得的情怀,一种勇气,一种姿势,又饱含着一份期待。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应该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我们的路,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

土木建筑学院 董欣然

这是一个陪伴我成长的书架,在无数个日子里,我打开其中一本书,仿佛与朋友交流般,轻松愉快;又仿佛游历山川般,叹为观止。打开诗集,我走入泰戈尔生如夏花的灿烂光芒中;打开宋词,我体悟着诗人的悲欢沉吟;打开外国小说,我为别人的人生辗转而落泪叹息……阅读,让我走进不同的世界,让我行万里路,让我尝千般味。每一个小人物在书中的光辉都被放大,都值得体会,给我更细腻的心灵去洞察去感知生命中另一番滋味。在我挫败时,孤独时,书中无数个人物仿佛在向我呼唤,《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仿佛再次扬帆起航,简爱又重拾生命的幸福。阅读,不仅是陪伴,更是良师益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于丹妮

我的书架—一个承载着少女心和知识的海洋。书架给人的感受总是古板而沉重,但我拥有的书架却是自定义的书架,它不再古板,而是充满少女心,为书赋予了灵动性。书架上面都是我喜欢的书,有几年前的书,也有新加入我的书架大家庭的书,比如我挚爱的哈利波特系列的八本书,也有我喜欢的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所写的所有书。书架的存在对于我来说不只是存放书的一个角落,而是一个我可以静下心去装饰、去吸取知识,并且获得快乐的地方。

文化和旅游学院 庞明慧

一个屋子的光避开,使我读书的空间可以安静不受外界影响,灯光我选择了高亮度的,以免我读书时由于安静会昏昏欲睡,并且我把它安置在了斜上方,防止光过于强烈损伤视力。因为这个沙发不是质地过软的,会偏硬一点,会保证坐姿规整,保持一种学习的姿势,提高阅读的效率。虽然我的读书空间比较狭小,但是我觉得在这里读书很有效率,我也很享受在这里阅读。

文学院 惠子玥

图片分别展示的是我房间里的书架,这里大大小小摆满了各种书。如果在我的人生中选择一样最能见证我成长过程的东西,那么我一定会选择书架。在这里,不仅有我儿时的儿童文学,还有我收集的小东西和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照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书架也渐渐褪去稚嫩,渐渐多了一些文学名著、名家作品等更有价值的书。书架一直是一件我引以为傲的东西,它就像一台时光机,为我收藏回忆;更像是心灵的港湾,为我流浪的心带来栖息的宁静。

文学院 陈沐阳

这是我的阅读空间,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就可以让我在这个温馨的书房中度过美妙的下午。没课的时候,我就会选择阅读。疫情期间,我买了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挪威的森林》《摆渡人》《假如真有时光机》《长恨歌》《欧也妮·葛朗台》等,到目前为止都已阅读完,书橱里还有许多父母喜欢读的书籍,我也可以拿出来阅读。阅读让我们安神静心,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终生受益,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也可以。所以,外面千万的纷繁热闹,不如在家安静地读一本好书。

音乐学院 张龙娇

《消失的地平线》是1933年4月由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国的詹姆斯·希尔顿。主要讲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旅客意外来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原本各自身为外交家、银行家、修女与大学毕业生的四个旅人,被命运捆绑在一起,在香格里拉遭遇了种种离奇事件。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水利与环境学院 孟双玉

巴金先生笔下的《家》是他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第二部《春》与之有些许相似,有很好的延续性,本书主要讲述了以高家为代表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欢离合,刻画出了封建官僚家族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特点。让人既感动又惋惜。着重批判了旧社会的封建礼教和压迫人们的分子,表达对被压迫人民的担忧与关怀,赞扬了以觉慧为代表的敢于反抗封建礼节与规章制度的人。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很值得大家去阅读,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文学院 朱静莹

首先,总的来说读大冰的书很容易让人忘却世俗功利。在他那行云流水的文字当中。我品读到了对生命真正的感悟。而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他的书之一——《我不》。

我觉得这个书名就真的很倔强。它像一个大人一样,饱经沧桑世故。或许它更像一个小孩,是那种不服输的孩子,很认真的样子,多么可爱。

由我不由天。我虔诚的在这本书中寻找我的野心,向往我的自由,追逐我的梦想。

很感谢大冰,让我看到平凡中的不平凡之路。而我会守护自己的初心,抵达理想的彼岸。

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赵洁

书,是甜甜的蜜桃,是青青的橄榄,是清香浓密的茶,也是红通通的辣椒。酸甜苦辣,味味俱全。只要你细心品位,认真的去体验,就能从中找到无限的趣味!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鲜亮而炯炯有神。翻着一页页纸张,走进五彩缤纷的思想丛林,书中曼妙的情节涤荡着你的灵魂和思想,我们便会顿觉异香弥漫,沁人肺腑的书香总能和着油墨的芬芳渐渐地融合进一种深远的思绪境界中,感悟那旷古幽远的哲思。

政法学院 王淑杰

目光扫过,略数十本书。

《边城》《龙族》《三体》《流浪地球》《挪威的森林》……

这是属于我自己阅读的空间,它蕴含着一个又一个梦境。我可以是山脚下拐了几个弯的河流,盘旋匍匐着守护着三三这个小姑娘;我可以是夏日浓密的香樟树,浓稠的绿色覆盖每一个少年的心事;可以是窗外翩跹飞过的千纸鹤;可以是桌上流光四溢的水晶球。

是云,经市井瓦肆,行蓬莱瀛洲,为靛青楚天增一分姿色,为迷蒙水乡添几滴疏雨。

是雪,落九州大地,覆人间白头,为灰暗地面加一层新纱,为肮脏罪恶做一次净化。

是风,是树,是光……

科幻,青春,刑侦,一本本构成了我的伊甸园,我的伊甸园,以至于每次疲惫的时候提供给我一方安憩,让我不会迷惘在奔波的潮流。

音乐学院 宋波

这是我的读书角,这些书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书,放在我家的钢琴上面,与我最喜爱的乐器放在一起,都是我人生的重要物品,很多书都是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的,每次练琴累了的时候,抬头便可以伸手挑选一本喜爱的书,坐在琴凳上面,静静的读,时间就这样流逝,但是却丝毫不会觉得可惜……

这一本一本的书,既是伴随我成长的书,也是伴随我高中时期练琴的挚友,它们看似不会说话,但是“内心”里却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缓解我情绪的故事,告诉我故事,帮助我发现新世界,树立世界观的重要组成,正如作家雨果说的: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是的,这是我的养料之一,也是我人生的挚友……

水利与环境学院 赵海迪

我没有精美的书架,但我有一个陪我多年的书桌,能让我沉下心思潜心阅读,简简单单的书桌,每次当我坐在桌子前,心里就有个声音在呼唤,快来读书吧,书里有一个新世界,这儿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三体》第二部里,“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只有强者才有资格说这种话,如果安于现状,不假思索将自己置于强者的地位,那么,可能你意识到这句话时你已经濒临毁灭的边缘,而且不管怎样你只有毁灭的结局。作为一个技术狂的刘慈欣,在小说中将他笔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摧毁,又一遍遍重塑。人类挣扎在他的目光下,试图在他冷酷的理性思维中寻找最后一丝丝希望。刘慈欣在《三体》中显然戳破了某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温馨梦幻。常识和逻辑在刘慈欣的小说里不是失效就是扭曲了。然而不得不承认,他这种技术狂特有的冷酷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更关键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误打误撞地触及到人类最核心的秘密。刘慈欣在《三体》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尽情地描绘人类终结之时的场景。这一次他彻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并从中找到了力与美,体悟到人类悲剧的深刻性。

阅读就是不断使人的思维开拓,视野变宽的过程,你一定要不断地汲取新的思想,才不至于被时代落下。所以大家,潜心阅读吧!

文学院 田静

“走过危机四伏的成长,我们都是青春的幸存者。”这是一个读来揪心的故事,却也是一个真实发生在作者林奕含身上的故事,读完这一本书想必你会对这句话更加深入的了解。她忍着痛将这本书完成,最后她和这个世界告别。

或许我们没有经历作者所经历的一切,但是我们通过文字却能看见这个世界的阴暗面,我们明白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或许有些人经历了这难以开口的事情,但是你要明白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希望看完这本书,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也能真心对待每一个真心待你的人。遇事选择解决而不是忍耐,选择公开而不是隐忍。

愿这个世界能够少些“房思琪”,愿这个世界能够对每一个好女孩温柔以待。

音乐学院 王添悦

《杀死一只知更鸟》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打动人心的故事。娓娓道来的文字流露出温馨与力量。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南部的一个小镇,三个天真孩子的生活因为两桩冤案而改变。羸弱而失语的人、固守太多偏见的无知的人,还有恪守原则的善良的律师父亲,迫使他们艰难地去理解成人世界里的偏见和冷漠,去理解真相所包含的危机和无奈,同时试着去理解,坏人的内心也可能无辜。

在芬奇律师的身上,我看到了父亲对孩子独特的教育方式,看到了一个善良的、纯洁的灵魂,也看到了正直不屈的脊梁。他教育孩子:“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有一次谈起打鸟时,他对孩子说,不要去杀死知更鸟,因为它们只为人类歌唱,从来不做危害人类的事情。他本身正是这样一只追求自由和平等,捍卫他人合法权利的知更鸟,尽己之力为穷人带去福泽。

文化和旅游学院 杜若冰

这些是我平时喜欢看的一些书,第一张图片是一些国内外的一些文学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中国名著,也有《茶花女》、《双城记》这样的国外名著。从这些文学著作中,我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人生的智慧,静下来读书的时候,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第二张图片是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本身很喜欢历史,读史使人明智,从史书中能够汲取古人的智慧,读《史记》、《中华上下五千年》,从中不仅仅是了解史实,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感悟。一定要读好书,好读书。

商学院 李雨晴

我的阅读空间自由而随意,书架前的桌椅、图书馆的角落、公园里的长凳……阅读其实是一场思想与文字的较量,是自由散落到纸上亦或规矩排列组合的文字所构成的黑白世界,需要思想的霓虹将其渲染成五彩斑斓的样子,所以阅读空间不必拘束,阅读载体也不必单一。纸质书读得到情怀烂漫,电子书读得到科技便捷,真正陶醉于文字本身,无论以何种方式都读得到心中河海,走到哪里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空间。观山望海,阅读人生百态,阅读文字斑驳,阅读一代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