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疫情当前,我在社区“站岗”

作者: 来源:文学院 盛元姝   发表日期:2020-05-22    

前些日子,听闻社区里防疫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因疫情延迟上学的我主动向街道申请了防疫志愿者,手续并不繁琐,我登记了个人信息,拿上发放的一次性口罩和一套红马甲,就来到了防疫登记定点——一个小区的门口。

小区已经实行了封闭管理模式,只剩下一个门可以凭通行证进出,我所要做的是检查出入小区的人员是否持有本小区的通行证,确定他们手中的通行证一人一日一次使用,以及对他们进行体温测量等。

没有水,没有板凳,有的仅是一个简易的折叠棚。我身边还站着两个小区保安和物业客服。小区内形形色色居民众多,在拦截进入的居民时,遇到了许多阻碍,有些车主开车进来,不愿意走出车门进行登记。常常有人摇下一点点车窗,大喊大叫,生怕有人会把病毒传染给他们似的。

第三天,我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早上凭通行证出小区,可是在下午的时候,他又想要出去,他说他早上出门的时候本应该去药店购买药品,可是他忘记了。患有心脏病的他家中现在没有必备的治疗的药物。可是根据规定,他现在不能再出小区了,我们经商议后决定,派出一位工作人员,按着老人的要求去购买药品,在拿到我们购买回来的药品时,老人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第二天晚上,这位老人给我们送来了饺子,热腾腾的饺子冒着热气,温暖了所有值守人员们的心。我们还曾收到一份特殊的包裹:一位不留名的居民在我们值守帐篷边上放了数瓶消毒水,并且留下纸条“你们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物资紧缺,每个工作人员每天只能分到一个一次性口罩,而我们需要工作的时间是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在每天长达15个小时的工作里,我们要接触南来北往,进出小区的人员,逐一登记并测量体温。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终于,省内迎来了“清零”,连续一个多星期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数据都被大大的“0”所占据,之前的患病者也全部治愈出院。

在所有人都为这个消息而高兴的时候,一盆冷水又泼凉了大家的心——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

响应市政府的上门排查要求,我们开始挨家挨户的登记近期出行信息,整个小区共8000多户居民,老旧小区里没有电梯,只能靠自己的腿爬楼,还要应对居民的抗拒并说服他们如实登记个人信息。所有工作人员的心,又一次绷紧了弦。

排查的工作量巨大,原有人手本就紧张,现在更捉襟见肘。社区紧急通知,广泛征集志愿者。很快,排查队伍迎来了“新鲜力量”——七个大学生志愿者。虽然都是本地人,却来自全国各地的七所不同大学,山东、福建、北京……专业也各不相同:中文、机械、计算机……

我们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滞留不能返回学校,我们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聚到一起,做着同样的工作。

在小区里“站岗”的这些日子,每天重复的做着拦截人员,查通行证,量体温,确定是否放行。虽然只是简单的动作,在小区门口的我每天要重复成百上千次,随着天气的回暖,中午的太阳尤为毒烈,阳光迎面照来,眼睛刺痛发花,止不住的流眼泪。同样的动作,重复久了就只剩下疲惫枯燥,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的长时间站立,腿部的肌肉常酸痛不已。但是并没有太多时间可以休息,每天的工作不允许有丝毫懈怠和放松。所幸,随着网络媒体宣传进一步加强,人们的防控意识也越来越明显,后期工作的开展也比先前顺利许多,大家的配合度明显提升了,这让我们感觉很开心。

危机本就包含着危难与机遇,中华民族总能在这样的磨难和考验中艰难前行,在一次又一次的伟大斗争中崛起。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中国所展现出的出色领导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无可比拟的。这次防疫保卫战,中国为世界防疫赢得了实践,确立了标准,积累了经验,更树立了典范。

我相信在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早日摘下口罩,拥抱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