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国内局势风云突变,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处于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时代,如何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素养、有担当的青年学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论断和命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年学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就要求全体育人工作者要坚定地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下功夫,在青年学子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引导其静心宁神、修身立德、坚定信念、叩问初心,培养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坚持修身立德,筑牢精神基石,点亮学子道德明灯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道德是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培养青年学子成长成才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其求知求真,更要育其修德修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国家要发展、社会要稳定、人民要幸福,就必须把德行摆在首位。一方面要坚持师德为先,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根,若要育人,先要律己,教师的言行举止关乎学生成长发展、关乎社会风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需要为师者在德行上要坚定率先垂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行为准则,坚守行为底线,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追求高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这是建设高素质育人队伍和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也要深入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培育家国情怀,把道德认知、培育和实践融会贯通,精于勤学,学会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学会向道德模范和时代楷模的道德风尚看齐,融入自身一言一行,永怀感恩怜爱之心,做大写之人、行至善之事;善于明辨,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分辨是非、恪守正道,学会自省,不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引自己的人生发展和决策;履之笃实,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道德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方能成,要引导青年学子要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断养德修德,用自己的勤奋和诚实创造美好人生,时刻谨记善小常为,恶小不为,把修德立德作为自己恪守的人格追求。
二、掌舵理想信念,提升思想素养,立足课程育人守正创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要求高校育人工作要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守正创新,发挥其育人主渠道作用,与其他课程分渠道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育人工作“生态圈”全覆盖。教育者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不仅要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推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实现师生间学识交融、认知矫正、思想交流、阅历升华,切实让学生领会科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中华优秀文化的智慧力量、中国发展的时代意义,让思政课上出“思想政治味”,立根固本、补钙壮骨,杜绝“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况发生。让学生以扎实的理论素养来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用真理武装头脑、让真理引领理想、让真理坚定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学子思想素养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深度、理想信念的高度。
三、坚守初心不渝,力担复兴重任,推动文化育人浸润心灵
欲利其事、先砺其心。坚守初心使命,必须要引导青年学子守牢初心不忘、强化使命担当,这就需要通过打造高雅、奋进、丰润的大学文化氛围,让青年学子懂得守本源初心、立鸿鹄之志、树远大抱负,将个人小我融入新时代大我,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社会、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校园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晴雨表”、助推器,高校要立足自身办学格局,创新文化顶层范畴、聚焦文化核心要义、探索文化实施路径,以“崇尚科学精神、传播奋斗文化”为价值追求,一方面充分挖掘、传承和弘扬学校的校训、文化传统和学校精神,另一方面也要把文化引领、文化荣校、文化服务等作为学校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战略,构建主流价值融入、奋斗文化弘扬、奋进精神培育、高雅艺术熏陶、文化服务拓展的立体多维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正如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荆棘丛生、险峻常在,此时今日就更需要永葆奋斗精神、担当意识,只要青年学子敢于拼搏、力担重任,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艘巨轮必将披荆斩棘、开拓前进。在青年学子人生发展节点,育人工作者要引导其学会用“慎独”“慎微”,强化“慎初”,促使学生坚定“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决心、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肩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责任心,祛除“虚气”、扎实求真,贯彻长征精神、坚定奋斗意识,在奋斗奋进中吹响青春前进的号角,在万里长河中谱写无悔奋斗、无愧时代的青春画卷。
四、立足网络思政,落实立德树人,顶层设计育人大格局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代青年学子有远大抱负、蓬勃生气、巨大创造力,身处新时代发展的机遇期,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重任,培养青年学子的育人工作是事关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前途命运的重要战略任务,这要求全体育人工作者要走近、关爱、教育青年学子,做好其人生成长的知心人和引路人,用细致入微的育人方式去力促学生成长成才,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要基于学生实情、扎根中国大地、立于时代特征,顶层设计育人大格局,凸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网络思政育人,深入挖掘育人要素,实现互联网+育人体系的构建。通过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动起来,让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抢占高校舆论阵地,在保持权威性实效性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热点、舆论痛点,构建专门的网络思政主题教育网站和工作载体,通过“短、新、实”的网言网语,呈现多种表现形式,发挥新时代媒体的信息及时互动功能,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价值引领工作平等化柔性化、有亲和力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帮助学生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端正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现学生思想上的“固本”“升华”,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苗头性问题,精准剔除各种“枯枝杂叶”,使信念之花盛开绽放,为成长之路保驾护航,打造风朗气清、和谐共鸣的育人环境。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愿所有青年学子,余生,以初心为楫、以信念为舵、以行动为帆,人生不畏远方、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