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找准差距促整改 聚焦目标求实效

作者: 来源: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朱帮全   发表日期:2019-11-28    

按照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部署,根据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学院班子召开专题研讨会,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今后一定时期内学院的定位与发展思路问题进行了扎实地研讨。

一、学院现状分析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13年12月,是我校新建学院之一。目前,学院有教职员工78人,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0人,5位教授具有带博士生资格。设有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和药学3个本科专业,生物学、药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生物工程、制药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本科生1233人,硕士研究生112人。学院已经取得的主要成绩有: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两个ESI建设学科,影响系数分别达0.74和0.67,是学校除四个已经达到前1%的ESI学科之外目前最有希望冲击前1%的两个潜力学科;建有1个“天然药物化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学”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年均7项,省部级科技项目年均9项,发表论文年均约35篇,其中以Science(影响因子34.661)、Nature Genetics(影响因子29.65)和Chemical Reviews(影响因子45.661)为代表的被SCI收录论文140多篇;已经获得省部和厅局级科技奖励11项;2018年学院科研总经费达1014.2615万元,其中横向经费241.5415万元;本科生考研率达到32.2%,近四年来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科创赛事已经取得国家级、省部级大奖10余项。同时,学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没有博士点;高级职称偏少,年轻博士中级职称偏多,职称结构不合理;学生结构问题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太少;科研项目纵向多横向少,缺乏标志性成果;到账经费不能满足学院发展需要,社会服务水平需要提高等。通过研讨,我们认为,学院在不到六年的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瓶颈。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学院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是学院今后发展的基础性环节。

二、学院发展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我国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主题,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为主线,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研究探索分类设置制度,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内涵发展、办出特色,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整体水平。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学校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其中,研究型高等学校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为主,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学位授予层次覆盖学士、硕士和博士,且研究生培养占较大比重。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对照教育部提出的最新标准,对标后的结论是学院虽然在科研上取得一定成绩,目前仍处于应用型层面。显然,目前的状况已经不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建设研究型学院。为此,学院的设想是,在一个可以预期的时期内,通过积小胜为大胜,一步一个脚印,率先完成应用型向应用与研究并重型学院的转变,进而建成研究型学院。

三、学院发展思路

如何完成应用型向应用与研究并重型、研究型学院的转变?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以点带面。这个点,是指培育博士点。我们认为,培育博士点是建设研究型学院的核心性问题。这个面,是指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合作交流等。学院未来的发展设想是,集中力量,倾全院之力,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力争在可以预计的一定时期内拿下博士点。通过培育、建设博士点这个核心,以点带面,推进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合作交流等方面整体进步,最终实现学院由应用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培育博士点,是建设研究型学院的关键所在,是推动学院各项工作整体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当前及今后学院发展的核心性工作。博士点培育应当结合学院学科自身发展现状和特点,统筹学科定位、学科方向、人才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社会服务、环境和条件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省内外学科建设情况,找差距、补短板,建立台账,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时间表和路线图,聚焦关键点和关键任务。

四、学院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学院发展的目标,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我们认为下列措施是必要的:

1.要有格局意识、战略眼光。通过比较国内外、省内外的情况,选择可能最有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博士点。

2.要有危机意识、战斗精神,这是成功的关键。

3.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性问题。

4.重视人才、重视团队的建设。

5.建立激励机制。物质与非物质奖励并重,让奋斗者分享胜利的果实,让惰怠者感受到被淘汰的压力。

通过研讨,学院班子凝聚了思想,统一了共识。一致认为,今后一定时期内,学院要围绕培育、建设博士点这一核心性任务,以点带面,全面贯彻落实学院十三五规划,推进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整体进步,最终实现由应用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