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这个本来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却在2009年被定为每年的购物狂欢节。原本的光棍节,几家欢喜几家愁,如今却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节。还未入十一月,各大购物平台就将主页换成了鲜艳的红色,各种赚代金券的小活动层出不穷,让人们为“双十一”购物大战早早做起了准备。据去年的“双十一”成交量得出,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双十一”购物的主力军。那么这次,让我来说说今年“双十一”的那些事。
今年的“双十一”比以往来得早一些。最受欢迎的活动就是赚喵币盖楼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微信聊天每天早早地就有人发来信息——复制这段链接……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我竟然收到了好久没联系的朋友们五六条盖楼的请求。想着可能是时间长未见甚是想念,不料却是复制链接帮他助力。从那一天起,每天都不断帮人助力,直至助力次数消耗殆尽后,只能怯怯地回一句“我的次数用完了,不好意思。”看着大家的楼盖的越来越高,能得到的赏金也越来越多,我也好奇去试了试。最后发现还是能力不足,第一轮就败下阵来。然后就没再继续,每天就看着群里其他伙伴吐槽,今晚又输了一轮。
支付宝开启了赚喵币升级的活动,帮别人盖楼也可以获得喵币。每天去蚂蚁森林给别人的树苗浇水,体验各种服务,去会员频道领积分……后来发现喵币越来越难赚,辛辛苦苦收集的能量全都给别人浇水了,不觉之间又开通了各种理财服务,而喵币还是不够升级。跟好友吐槽,日子好难……
最开始的“双十一”,是全部商品打低折。而这几年商家层出不穷的省钱手段让我不得不拿出计算器和高数课本仔细研究。购物津贴、预付定金立减、尾款、4件八五折等等。我在某品牌店里看到了一件羽绒服,经过一系列周密计算和套公式之后,我还是询问了人工客服。在与人工客服交谈了近半个小时之后,我终于弄明白了:预付定金50元之后,这件衣服按照“双十一”价格立减200元。当减去200元之后,如果这件衣服的价格还是大于400块的话,还可以用与定金相同的购物津贴,但如果比400元少的话就不可以用津贴了。当在这家店同时购买四件搞活动的商品之后,就可以在之前的基础上再享受八五折优惠。算来算去,还是让客服给我计算了最终价格,然后喏喏地付了定金。可是转来转去,其实还不如直接打折来的痛快,还浪费了我几张草稿纸。
前几日和部门内的几个女生聊天,发现她们的购物车早已堆积如山。眼影盘、口红、洗衣液、衣服、鞋等等,各种东西一应俱全,而在选择的时候还要大费周章,总觉得下一个可能会很好,因此也浪费了好多时间。“双十一”给她们营造一种全部商品便宜的心理,感觉买的越多赚的越多。而我突然想起网上的一句话:“你可能小赚,但我永远不赔。”脑海里浮现商家的笑脸,想着每年“双十一”不断增长的交易额,感叹营销手段真强大。
前几天舍友跟我说在网上看到了一件品牌的棉服,相比专柜要便宜几百块,但其实际价格还是远远超出舍友的经济实力,却又真的喜欢,感觉机不可失,以前从没有想法的价格在“双十一”还是让他动起了心思,于是问我怎么办。我突然察觉到,“双十一”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有购物的优惠和时机,还有购物的快感。让我们在享受这种快感带来的满足之余,都忘记了理性。
“双十一”的确带来了力度较大的折扣,但在激动之余还是要提醒大家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双十一”的存在意义就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利润的最大化。而我们应该看清“双十一”消费的本质,在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理性消费,不要盲目从众,把“双十一”当节日,别让它成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