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你是“耳机星人”吗?

作者: 来源:政法学院 赵越   发表日期:2019-10-17    

世界上有那么一种生物,他们被称为“耳机星人”,对他们来说,耳机即本体。耳机在,人就在。一旦摘下了耳机,魂也就失去了半截。

好像耳机已经成为了每个现代人出门的必备单品。学校的树洞墙、表白墙等公众号里也曾不止一次大范围探讨过有关“戴耳机走路”的问题。最近习惯于去图书馆,在图书馆随意向着一个方向抬头,几乎每一张桌子上,都有人、甚至的所有人都在戴着耳机。就我所在的第五阅览室南区,纵观全场,大概耳机星人已是占据了图书馆的半壁江山。你看,走路、学习时也不例外。无线耳机的出现是为大家带来方便,摆脱与耳机线的拉扯和纠缠,从此耳机作为大学生生活必需品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动。有的人戴耳机是因为喜欢听音乐,有的人戴耳机是不喜欢外放扰民,有的人戴耳机是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打扰……不如就在这里探讨一下,所谓“耳机星人”的真实面貌。

“你戴耳机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因为这个话题我问过很多人。怕突然手机响起来会尴尬、为了安安静静的看剧,但统计来看,戴耳机,大多数的想法就是为了音乐,音乐就是他们的氧气。他们酷爱音乐,但这只算耳机星人的必备属性。手机里的音乐软件,网易云音乐、QQ音乐、虾米音乐、酷狗音乐……一定也至少是两个起步。在这些软件里,他们极为细致地将歌单分类,每一个歌单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走路运动时有慢鼓点,写稿写论文学习必备有白噪音。他们有的甚至会精心地挑选音质,是全景环绕,是超重低音还是清澈人声、现场律动。如果把音乐比作是他们的氧气,那耳机就是他们的输氧管。而耳机往往是一种易耗品,所以早就有人写故事打趣道“传说,当世界上有一对耳机坏了,也有一只耳机星人消失了”,虽说是夸张的形容,但失去耳机确实是蛮让人焦躁不安的。

有时候,耳机就像是一把钥匙,音乐仅仅是与之匹配的一个钥匙孔。对每个人来说都有那么一首歌,可以让这把钥匙,打开一个名为“回忆”的储物柜,无论何时。也许是你曾经向往爱情时的《遇见》,让你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也许是陪你熬过失恋的《说谎》,会让你想起曾经的那个他;也许是你和朋友在KTV一起唱过的《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会让你记起那一段无话不谈的友谊……当旋律在耳机里响起时,会让你想起当时的天气,当时情景的片段,当时的情绪。

在别人看来,“耳机星人”是一种神秘的生物。毕竟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耳机里听到的是什么,到底是有没有声音。听自己的音乐,一人踩着节奏摇头晃脑,身体随着鼓点律动,连同走路都是带着风,一副“佛挡杀佛”的无敌模样。身后的人是满脸的疑问,这困惑只有走过去看到耳朵上的耳机才会消解几分。没有声音的时候更是用处多多,它可以协助装聋作哑从而挡下许多别的交流,戴上耳机就是带上了保护色。当然,甚至有时还可以偷听八卦。

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忘记带耳机堪比是裸奔。耳朵里空空荡荡的,安全感也就跟着烟消云散。它是装聋作哑的最好利器,是可以抵御外界的武器,像美国队长的盾牌,像敖丙的万龙甲。它可以挡住舍友叽叽喳喳的聊天,挡住键盘噼里啪啦的敲打声,挡住周围环境中的杂音,挡住无聊的搭讪聊天。左右两条耳机线一竖直拉起,就好像挂上了“请不要打扰我”的一条横幅,渐渐地它已经变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社交常识。戴上耳机就可以把自己从现有的环境中“超脱”,进入享受着的无人之境。

戴上耳机后的世界,仿佛与现实离开来,于吵闹的现实中,为自己筑起的一个安全屋,世界缩得很小很小,小到可以什么都不想。在那里面,我们可以好好休息,不用应付于叮叮咚咚的社交,把一天下来的烦恼都纾解掉,也可以在里面天马行空,很多事情想着想着就想通了。能在繁忙的日常之中,在日复一日的作息中,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瞬间,真的是格外的珍贵。所以把一切的一切总结起来,耳机能带来极大的“安全感”,这正是“耳机星人”们所依赖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长期戴耳机容易导致听力下降,而且耳聋是不可逆的,建议还是多点时间放下耳机,去找三两好友交谈,去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