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学习经典著作 坚定理想信念

作者: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程涛   发表日期:2019-09-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党保持永远年轻的重要法宝;是党始终铭记历史的重要力量;是党不断开创未来的重要基础。我在主题教育过程中学习了一系列马列原著,并按照总书记要求学习研读了毛泽东八篇经典著作,坚定了理想信念。现将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阅读毛泽东八篇经典著作的主要目的

2011年5月13日,中央党校举行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在《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讲话中,推荐了一些领导干部应该反复精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代表性篇目。其中毛泽东的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个重要批示中提出的。同月,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建设的通知》,要求把这篇文章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容,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重温毛泽东的这篇经典著作。

(一)从纵深层面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从源头上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坚定的思想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蕴含在经典著作中的崇高精神风范和人格力量,促进领导干部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经典著作“体现着经典作家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解放人类的理想和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品格。阅读他们的著作,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还包含了对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经验与智慧的总结。《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相关论述精湛多彩,历久弥新,读来感觉对于增强领导干部的领导方法意识极为有益。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建设的通知》中特别强调,要在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下功夫,真正把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二、毛泽东八篇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

毛泽东八篇经典著作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运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是关于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关于探索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关于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

(一)《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

首先,从整体上看待《实践论》《矛盾论》。《实践论》《矛盾论》虽然各有侧重,但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一方面,毛泽东不仅指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就是一对矛盾,而且强调认识着重于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实践着重于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从矛盾的特殊性到矛盾的普遍性就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从矛盾的普遍性到矛盾的特殊性则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两部著作都是“转识成智”、指导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去把握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心不是构建一个纯学理的体系,而是实践哲学,目的是寻找在马克思哲学指导下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再次,把握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坚持认识来源于实践,勇于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坚持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创新,不断推动实践发展,既在“求真”上下功夫,又在“务实”上做文章。

第四,深刻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思想,坚持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反对生搬硬套,善于在工作中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做好矛盾转化工作。

第五,深刻领会《论持久战》中展示的科学预见的方法论。科学预见是对事态的性质与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等作出前瞻性的科学判断,是对较远未来变化的一种把握和谋划,是领导能力的一种体现。

(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与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阐述

第一,全面把握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部分内容,解决了中国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民主革命,民主革命胜利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等问题,把落后国家民主革命胜利后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变成科学的方案。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前途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着历史和逻辑的联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奏和理论参照系。一定意义上,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积极成果的继承、发展和升华。

第二,深刻理解毛泽东面向中国问题的研究方法。

面向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实,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规律,回答了当时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树立了典范。

(三)《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与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深刻理解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在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提高在探索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性。

第二,深刻理解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及其一系列方针,坚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高领导能力。

第三,全面把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确理解毛泽东探索的奠基作用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

(四)《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与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科学总结

第一,毛泽东提出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也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学习中,按照中组部《通知》的要求,结合《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深化理解,增强规矩意识、民主精神、全局观念、求实作风。

第二,结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等著作中对工作方法的论述,增强对毛泽东工作方法的全面把握,如调查研究的方法、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两结合”的方法等。

三、以科学的方法阅读毛泽东的八篇经典著作

(一)把阅读毛泽东八篇经典著作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结合起来,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八篇经典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但不等同于毛泽东思想的完整体系。邓小平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

(二)把阅读毛泽东八篇经典著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基本经验

一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具体实践。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具体实践,就是立足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性与规律性,并从中提炼出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二是要表现为民族的形式。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语言内涵和表述上的民族化,体现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

(三)把阅读毛泽东八篇经典著作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结合起来,促进经典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我们阅读毛泽东的经典著作的目的,是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目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担当。要善于从毛泽东著作中汲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

(四)把阅读毛泽东八篇经典著作与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结合起来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高度概括: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这其中最根本的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立场、观点、方法。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共同的方法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