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浅浅,心意浓浓。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老师就是一群这样的人,他们平凡却伟大,拼尽岁月繁华,书香纸墨年华,几十载青春白发,蓦然回首,桃李天下。
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不同国家的教师节时间不同。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他们做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世人皆爱追忆潸然,迷恋空灵雀鸣;亦爱吟诵清浅溪淌,沉醉星辉月朗。但,独有一位,于繁世喧哗中,守陋室一间,扬清风两袖,立讲台三尺,满桃李万千,感豪情万丈。这便是我们的老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师劝我们饮下的,是句句锦言佳句,点点华夏诗词,年少的青春,笑的醉,苦的泪。引醉十里春风,荡涤滚滚思尘,飘渺幽幽甘霖,也许便是师生间无言的坦荡。
遥遥历史长河中,有一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自己一生芳华献给祖国未来的他们。静静深夜灯火中,有一人伏案窗前,彻夜未眠,将自己一腔热血撒在祖国教育事业中。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处灯火,不为长街上闪闪霓虹,不为深夜中点点星光。灯光映照在您的脸上,您额头上的汗珠好似晶莹中透着丝丝缕缕群青,与天边深沉的夜融为一体。当太阳再次升上天空,这汗珠又好像早晨的露珠,充满了新的希望。当阳光悄悄来到您的窗前,在满廊金色中,一个高大的身影伫立在窗边。
老师们总是以满怀赤忱的热血教导着我们,感悟历史沟通未来,挥淡然几笔予我们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待岁月荏苒,林荫翳翳,我们学成离去,得以云翔天际。老师们却在落幕时分,默然离场。如陶行知先生曾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朴实无华且润物无声,这便是我们的老师。
泰戈尔曾说:“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灯火暖目,记忆滚烫,这让我回忆起初中时期的班主任。她是位干练严格的老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一年陪伴孩子的时间却没有和我们待在学校的时间长,常常下班到家已深夜,看见孩子们熟睡的面容才舒心起去备明日的课。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深信不疑。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不仅限于“传道受业解惑也”,也在于提升修养陶冶情操,去领略文人墨客的畅天地之怆然,观山海之坦荡。老师们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是教育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因老师的教导我们明白所谓“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是饱读诗书而自然才气的体现,知道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为人真诚廉洁会得人尊敬。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感谢老师们的敦敦教导,
纵有一日我们扬帆远航,
也仍铭记其谆谆教诲。
朝来江水千里漫漫,晚起柔风十里不息。
愿您春晖四方留芬芳,桃李成荫遍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