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青春正当时 奋进新时代——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 来源:水利与环境学院 郝伟   发表日期:2019-07-04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教育是国之根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高度,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途径。高校党委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中心准则,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深切落实党的政策、党的理念、党的方针,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各高校党委和党组织应担负起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时高校党委和党组织也要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保证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融入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一、迎接新时代,把握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整个时代都在不停地变化,党的十九大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上,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新的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校党委务必要深刻领会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在党的理论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根据高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全方位地贯彻落实到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新时代必将迎来新机遇,新征程也将孕育新的希望。因此随着我国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改变,现有的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务必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与行动纲领。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中坚力量,务必要与党的思想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充分理解并全方位贯彻到学习生活中。高校党委自身要时刻高度关注党的政策方针,深刻把握我国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紧扣历史方位的变化特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十九大精神全面融合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去。

二、聚焦新目标,开启新征程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在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部署,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心中必须时刻明确党的最新目标,在此基础上确立好自己的小目标,明确奋斗方向,在努力学习和工作中找寻幸福感。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时刻聚焦新目标,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以切实帮助学生了解体悟党最新的方针政策,解决大学生实际发展中的困惑,推动大学生将个人小目标更好地融入党和国家建设的大目标中。

三、拓展国际视野,承担人类命运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新时代外交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做出了部署,这正是彰显了我们党对全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担当。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高校的对外交流也越发频繁,中西方教育文化相互碰撞,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出国留学深造的意愿。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为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世界提供多方面的国际资讯,教育引导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培养学生开阔全面的国际视野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意识。各高校要时刻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到国外留学获取知识,学成归国后为国家建设做更大的贡献。

四、营造良好氛围,唤醒责任意识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高校大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更要将这种精神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青年一代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后继者、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明确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自觉承担,勇于探索。要唤起中国青年一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同时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党对中国青年一代的高校大学生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与讲解,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党的方针政策与自己息息相关。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各高校可以通过形势与政策课、时政大讨论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并且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十九大精神融入到学生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切实将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五、坚持知行合一,落实思想教育

党的十九大精神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显于行,即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务必要做到知行合一。高校辅导员既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更是学生大学思想教育的第一道关口的守护者,同时也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最信赖、最重要的执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彰显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切实为学生全面发展统筹谋划,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防止学生受消极思想的误导。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保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高校教师就要接地气”“下基层,全方位地掌握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形势与特点,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大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实际解决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高校应该重视思政课的科学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理念和组织藩篱,构筑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的大教育格局,将科学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在不断改造中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要始终坚持凝聚青年人心、指引青年方向、发动青年力量的准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明确党的指引方向,好似一盏明灯,不断散发光与热,让当代学生不必等待火炬,就能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新时代,在党的指引下开启新征程。高校辅导员有责任也必须正确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党所要求的: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努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