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我校省派驻莘县古城镇第三轮“第一书记”、驻临清市委副书记圆满完成任务返校

作者: 来源:组织部 彭亚宁   发表日期:2019-04-12    

本报讯 日前,省委组织部对“第一书记”、挂职县委副书记考核工作结束,济南大学派驻莘县古城镇的第三轮“第一书记”、驻临清市挂职市委副书记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返校工作。

选派“第一书记”、挂职县委副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自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我校选派党委保卫部、武装部、安全管理处副部(处)长杨立存,省部共建办公室省部共建联络科科长臧甲友,纪委、监察室宣传教育科科长苏军3名同志前往聊城市莘县古城镇西红庙村、大屯村、前弯堤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选派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徐荣琪挂职临清市委副书记;2018年2月选派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综合科科长郝东作为省派驻村工作队队员加入第一书记工作组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5位同志在学校党委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单位的关心支持下,铭记组织重托,扑下身子、真心融入,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扶贫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全心全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圆满完成了帮包村的党建扶贫任务,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及基层党员群众的广泛好评。

两年来,3位“第一书记”杨立存、臧甲友、苏军和驻村工作队队员郝东帮助任职村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惠民生,任职村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得到大幅提升。调整选配党支部书记3名,调整选配两委委员13名,发展党员2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5名,培养后备干部7名,建管用制度11个,召开党员大会71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56次,化解群众矛盾13次,组织群众培训21次,组织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1次,真正为帮扶村留下了“带不走的工作队”;帮助通柏油路3个村,修路里程9.3公里,新上变压器4台,安路灯188盏,帮助打井9眼,解决水浇地500亩,培育扶持致富项目3个,激发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帮助新成立合作社3个,帮助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56.84万元,投入项目资金750万元,争取社会资金86.86万元。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第三轮“第一书记”工作组立足教师职业,不忘初心,根据帮包村教育资源落后、校舍简陋,积极争取新建和改建幼儿园3个,我校为驻地小学捐建2个“多媒体教室”,多媒体一体机一台,每年利用“六一”儿童节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陪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新建文化活动场广场3个,帮扶村到2018年底83户198人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派驻临清市挂职市委副书记徐荣琪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带领省直11家单位31名“第一书记”建立临时党支部,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靠前指挥,挂图作战,为当地轴承、木器加工等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因地因村施策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31个帮包村村均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万元;带领第一书记对接11家派员单位和社会各界,落实争取财政项目和社会帮扶资金1.45亿元,投入到临清市脱贫攻坚事业,31个帮包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位同志两年的辛勤付出增强了驻地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了村民收入、改变了村容村貌、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赞许和村民的认可,树立了济南大学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3月30日,在莘县县委举办的省派第三轮第一书记任职期满总结表彰会上,莘县县委政府授予我校三位“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记个人三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