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颁奖典礼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全国千名嘉宾代表、获奖师生齐聚北京。由文学院陈晓洁教授和美术学院刘东涛副教授共同指导的文学院2015级学生范小玲及2016级学生周妍、姚新梅、于昊合作完成的作品《再见火锅》荣获策划案全国二等奖。
再次合作 续写青春
文学院的范小玲、周妍、姚新梅、于昊在有了第一次合作的生涩和不熟悉之后,他们将要在新的一年有一个崭新的开始:开始第二次的合作——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这四个人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都因为喜爱着“广告”这件事,便报名参加了大赛,随后被老师随机组了队。这时的范小玲已经是大四的学姐了,经验也更为丰富,她希望自己能够凝聚着大家,使这个队伍更加团结,周妍和姚新梅则负责所有的预算板块,于昊负责视觉传达。在整个作品完成的过程中,大家把任务分割成一个一个小版块,逐个击破、直至完成。正是这样有效的分工,使得队伍更加有效率地完成作品,为后面拿奖打下了基础。
齐心协力 并肩同行
作品的完成从四月到六月,从春到夏,从微风到热浪。在被称为“火炉”的济南,于昊和范小玲为了寻找彩印店,来来回回走遍了附近所有的打印店;为了使作品更好,一次又一次与插画师进行沟通;在导师交流会上,已经完成作品构思的他们,被老师否定一些他们已经敲定的观点,但是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一遍遍地跟老师进行作品讲解;在范小玲身体不适请假三周的日子里,他们也在各自进行着属于自己的任务;就在截止日期的前几天,他们聚在一起开始了长达几十个小时的工作,将作品的最后一点完工。他们相信一点点地“啃”,困难总会被化解。
提到作品《再见火锅》时,范小玲说“灵感源于生活”。正是他们四人认真体验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食物,才有了这次作品的最终灵感。他们把火锅的辣与藤椒的麻结合,设计了一款既有火锅的味道也有方便面的便利的桶装泡面。从整个大的外观设计到调料包的包装,从广告预算到宣传方式,每一个小细节他们都认真策划,对于最后是否能拿奖,在他们四人心中,并没有那么重要,正如周妍所说:“我们对待这件事没有那么功利,正是因为喜欢所以才去做,如果太在乎结果,就会让这种喜欢变味。”而并不是广告专业的于昊也有同感,“我觉得用心很重要。其实我并不是专业的,但是因为我喜欢广告策划,参与进来之后我得到了很多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摩西奶奶在她的书里说过一句话:“有一种成功的人生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他们的心中,最后的快乐才是真正激励他们走下去的动力。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即将步入大三的周妍、姚新梅、于昊还有另外两件也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实习和参赛微电影。在面对着学校给的任务和校外的挑战,他们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完成参赛作品,尽管这样,在面对一些冲突时,他们仍然无法兼顾。“所以这个时候,我很感谢我的室友还有队友们,他们给予了我足够的理解。”姚新梅说。最后的获奖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他们四个人的功劳,更归功于很多站在他们身后支持他们的人。“美术学院的刘东涛老师告诉我们一定要有确定的主题和与众不同的外包装颜色,这样才能抓住评委的眼球。而文学院的晓洁老师和水清老师一直鼓励、支持着我们。”于昊补充说。
不负自己 脱颖而出
八月抓住了热夏的尾巴,也扣紧了他们四人的心弦。当得知自己拿奖的时候,周妍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八个字概括了他们的感受,两个月的用心付出理应得到收获,但是这个大奖“砸”到自己头上时,他们还是非常激动。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之际,他们回过头再看,更多的是感慨。一个合格的广告人应该是怎样的,他们则有自己的定义。“我最喜欢大卫·奥格威的一句话‘不要设计那些不想让你家人看到的广告’,同样地,我们广告人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只有我们相信了自己设计的产品,才能打动消费者。”范小玲说道。在他们心中,“创意”则是一个优秀广告作品的核心,正是这样,我们才能在《再见火锅》中看见许多创意:为了解决叉子有时难以插进桶盖的问题,他们在桶盖上设计一个用锡纸做成的小洞;用多种样式的小料代替单一的蔬菜包……将创意融入生活,这才是他们得奖的原因。
总结经验 鼓励他人
他们希望自己的拿奖能给所有热爱广告的学弟学妹们一点激励。“对待事情一定要用心,只有真正参与进去才能体会到快乐,不懂的地方要学会与老师、同伴进行沟通交流,”于昊提出来自己的建议,姚新梅则说:“一定要有个信念支撑着你。我们中途无数次想放弃,但是都靠着信念坚持下来了,”而范小玲和周妍提到的是“坚持以及输出比输入重要”。范小玲解释“当你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时,是输入;而参加一些比赛,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周妍在参赛前期看了很多资料准备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是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当我们开始策划时,她学习的这些知识就输出出来了。”就是这样,他们凭着一股信念和热爱,坚持到了最后,才在几百份甚至几千份作品中脱颖而出。他们用亲身经历去鼓励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勇于尝试,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将他们高举星星之火,点燃自己,照亮他人。
十一月二十四日,范小玲发了一条朋友圈,定位是北京,配图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就这样,这四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