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春风化雨润桃李 孜孜不倦育人才——访学校第五届十佳辅导员王群老师

作者: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林鸿智 韩晓彤 姜维炎   发表日期:2019-03-07    

诲人不倦,良师益友是他的身份;立德树人,继往开来是他的目标。从教二十多年,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这就是学校第五届十佳辅导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群老师。

大学毕业后,王群老师来到学校工作。王老师说:“成为大学教师对我而言是一个机遇,能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多年来,王群老师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心尽责,奉献爱心,教育、指导、帮助学生,二十几年如一日。时光游走,岁月为他积淀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与智慧,近万个风雨无阻的日夜,书写了一位优秀辅导员执着追求。

走近学生,贴近学生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什么?爱是自我付出,爱是将责任埋藏于内心,变成工作的动力和源泉。王老师认为只有走到学生中间去听,走到学生中间去做,走进学生心灵间,才能真正做到爱学生。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会遇到学业、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困难或困惑,只有及时发现,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才能让学生树立自信,走出困境,更好地去学习和生活。

多年前,王老师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个宁夏籍的学生,他平时看上去很乐观,不像有什么问题。在一次深入学生宿舍和学生座谈交流时,这位同学难为情地吐露了自己的窘境。原来,由于家境贫寒,他生活一直很艰苦,生活费只够每天吃馒头,没有路费,只能每年回家一次,但他从来不愿意和同学讲起。听完这位同学的讲述,王群老师感到十分心疼,也为自己没能及时了解到他的困难状况而感到愧疚。从那时起,王老师每学期都给他准备回家的路费,还额外拿出一些费用补贴他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件事,王老师深深体会到,必须走到学生中间去听,走到学生中间去做,走进学生心灵间,才能切实做好学生工作。只有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才能采取对应措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

工作需要“静心”,更要“走心”

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在管理教育还是生活指导方面,王群老师始终坚持“静心”“走心”的原则,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几年前,王老师的一位学生与人发生了冲突,双方都受了轻伤。王群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谈话。这个学生觉得王老师一定会把自己痛批一顿,一进门就坐在角落里低下头等待训斥。没想到,王老师并没有对他发火,反而和蔼地询问他的伤情,并笑着问他:“你打架之前没想过吗?你打了别人,别人肯定会还手啊。幸亏对方没那么厉害,要是打重了怎么办?”听到老师关切的话语,这名学生的脸一下子红了,渐渐坐不住了,从凳子上站起来。紧接着,王老师问:“你讲讲这件事的始末,你一点错都没有吗,都是对方的问题吗?”这个孩子开始慢慢地回忆当天的经过,在王老师的引导下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冲动,并主动提出要与那位同学道歉和好。后来,在王老师的教导下,他从一个心狂气盛的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沉稳理性的党员,如今成为青海公安局的一名公职人员。不久前,王群老师还接到了他的电话,他激动的话语中掩饰不住对老师的深深感激和敬佩。

不仅在个人的工作中“走心”,王老师还时常把这个思想传递给他的学生。王老师说,多年前,他的一位学生毕业后从事了保险工作。虽然踌躇满志,但他上门推销业务时屡遭拒绝,情绪低落,伤心不已,冥思苦想也找不到提高业绩的办法,于是向王老师寻求帮助。王老师对他说,做保险业务,也如做学生工作一样,是一项“走心”工作,必须学会在生活中通过细微的观察寻找机遇,用自己的言行真心地去感动客户。后来,这位学生乘坐公交时,给一小朋友让座,孩子的母亲十分感激。了解到他是从事保险业务的,孩子的母亲想,这么富有爱心的小伙子,他的工作应该也是非常靠谱的,就不假思索地为孩子买了一份保险。无心插柳柳成荫,小小“走心”打动了客户,既帮助了这对母子,又为自己带来了业绩。他深刻领悟到“时时处处皆业务”,要像王老师做学生工作那样“走心”。如今,据说他的保险业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他取得骄人成绩,离不开王群老师教导学生的做事准则——做事情要用心,还要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结合学生的思想情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平等讨论等方式,循序渐进地解决学生一个又一个的思想认识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认识往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激励学生们共同前进。

王老师说,201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当初备受瞩目的“千禧宝宝”们开始步入大学。作为2018级辅导员,王老师对这个群体的学生比较关注,结合他们开学以来的表现,王群老师总结出了“00后”所具有的一般特征:首先,他们承载着亲人的关怀,肩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其次,接受开放式教育,对话语权的要求很高,渴望表达自我的真实想法,不喜欢保守刻板的说教;第三,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另外,他们现实感很弱,对生活艰辛和压力的体会较少。此外,这些同学们生活在“第三只”笼子里,不敢大胆地闯荡和创新;第四,在性格方面,他们单纯善良,追求个性化生活,乐于表现自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针对“00后”学生特点,王老师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而“引”和“导”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旨在让同学了解“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只有善于科学引导,才能在师生交流中感化对方,激发他们向上向善的积极性,让其在根本上明辨是非。总结新生入学后出现的问题,王老师还强调了合作和包容的重要性。学生们在中学时,家庭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以至于有些同学进入大学后不适应宿舍的集体生活,因与舍友的作息时间不一致、生活习惯差距大而苦恼。“大学是一个包容开放的环境,你必须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王老师对此作出解释,“只有接受,才有发展和合作。”当今社会,合作已经成为常态,大学生的科创竞赛大都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比如我们国家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更是有几十万人乃至数百万人组成的大团队才能完成,单枪匹马在竞争中将失去优势。所谓的同学合作,就是求同存异,一些事情在合作协商中必然会有不一致的地方,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就需要学会接受和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学生应在包容和合作中取长补短,逐渐成长。

“希望同学们尽情地体验大学生活。”谈起同学们在大学时期的发展,这是王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王老师说,大学既是塑造一个人个性和品质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兴趣和情智的关键时期。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更有施展才华的闪亮舞台,不同的学术观点交织碰撞让同学们拓展了视野,浩如烟海的学习资料为同学们探索世界提供了保障,希望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活动。如果说,中学时大家都在低着头学习,那么在大学里,就应该抬起头来四面观望。大学生活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但是这里的“驿”绝不是安逸的“逸”,而是旅途中积攒才华的驻点。人在旅途,路在脚下,走好自己的路,缺少的往往不是万丈豪情、雄心壮志,而是踏踏实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只有脚踏实地为梦想拼搏,大学阶段才称得上无悔。另外,王老师特别强调,同学们一定要清楚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否则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弥补没有做的事情,自己将总是一个追赶者的角色。王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入学初期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充分利用时间,不荒废青春韶华,在四年的时间里不仅学到知识,也要收获快乐。

开展科研立项,以理论指导实践

王老师认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而所谓的“人生导师”是指辅导员要有“领先一步”“高人一筹”的能力,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去,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扩大在学生心目中作为有学问的教师的影响力。辅导员科研能力可以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它的提升也会伴随着管理、研究以及教学的长足进步,能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兴趣和认同感,激发出不竭的工作动力,并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基于此,多年来,王老师围绕学生工作开展课题研究,获得省、部、厅以上科研立项14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更好地促进自己从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最后,王老师强调,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过去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学生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实现由事务型向学习型、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在谈到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时,王老师认为,在重视通识教育的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仅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修养,也是今后工作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大学生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拥有深厚的人文社科素养。人文社科知识越深厚,人的融会贯通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走在科学的前沿。说起书籍,作为济南大学“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室的负责人,王老师更是侃侃而谈。他涉猎书籍的面比较广也比较杂,既有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也有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方面经典著述。针对目前“工具理性驱使,轻视经典阅读”“网络流行文化,冲击经典阅读”等现状,王老师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且作为课题研究,获得省社科基金立项。他认为一个民族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是民族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辉煌结晶,诸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四书五经、二十五史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我们去学与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前,阅读经典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救治现代性文化危机、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必须做好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王老师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爱好,多读书,读好书,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做一名有知识有文化、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