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冬天来的格外的早,周六的清晨,阳光洒在窗台上,难得出现的湛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尘霾,却也格外的冷,正如老舍先生笔下描写的那样,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在这样美丽的日子我们有幸采访到本次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扬。
王扬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女生,今天一见果然是如此。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嘴角两边的酒窝看起来很是美丽可爱,没有距离感,很好相处。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下我们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锲而不舍 破茧成蝶
本次的比赛分为固定题目讲课,随机题目讲课,答辩和钢笔字比赛四项内容。其中,第一轮的固定题目讲课只有15分钟,第二轮的随机题目讲课是在四十个中抽取,这一轮开始前有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答辩主要考察随机应变能力。
王扬坦言自己就是冲着一等奖去的,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什么都要做到最好,所以既然参加了这次的比赛,便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到最好。然而在准备比赛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接近崩溃的问题。
由于导师的高要求,努力准备的教案设计却得不到导师的肯定,一遍遍修改一遍遍准备却还是被导师批评的一无是处。这让她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同时也化作她前进的动力。但严格的导师也有温柔的一面,她在修改课件的时候突然停电,花了三个小时剪辑的视频没有了,只能从头再来,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导师说“keep calm”是啊,这么久的努力,这么长时间都准备过来了,还怕什么呢?然而当一切准备就绪,在调试课件时却遇到没有她文件的状况,这让她有点心慌但还是很冷静地去处理了这件事,问题解决后,如释重负。王扬坦言自己在进行比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但通过随机应变的能力解决了问题。当她站在讲台上自信满满的讲完课,看到评委们赞许的眼光时她就预感到会得奖,但直到站到台上领奖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获奖的真实感,三个月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困难总会变成勋章”。曾经那个“爱哭鬼”已经不一样了,变得更加成熟,可以独自冷静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这次比赛带给她意外的收获。
当谈及如何看待教师这一职业时,她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将来。她提到在高二的数学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渐渐提高了数学成绩,喜欢上数学。还提到一直陪伴她准备比赛的导师高老师,跟随高老师一路走来,她不仅学到了过硬的知识技能还学会了如何理性的思考问题,所以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的教书育人,为学生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十年前她坐在初中母校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十年后在同一间教室里,她由学生转变为了老师。
脚踏实地 洒脱前行
我们常被教育大学要努力夯实专业基础,有人可能要问了,从小到大,一直强调基础,到底什么才是基础?笔者之前也百思不得其解,在采访中,笔者得到了答案。其实基础很简单,注重平时的练习,一定的自习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必然有苦的过程,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学姐患有颈椎病,这是在高中努力学习自己的弱势学科数学时留下的,正是有这样的努力,才会有现在的成果,学姐还建议我们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耻下问。可见,一个好的习惯和态度是多么重要的事。然而不同的是,她并不认可“死学习”的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还分享给我们一些方法,比如用听歌来练英语听力,用美剧来练习英语口语,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同时,灵活变通也是很重要的。当然,学姐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困扰,在查单词的时候刷到微博,做阅读也会觉得枯燥,可是她知道自己的不足,学会通过与同学的互相督促的方式,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习惯,变成更好的自己。
当谈及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学姐的眼睛泛起了光芒,说到自己很喜欢写作,在大一的时候加入了记者团,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学姐也坦言组织活动与学习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既然参加了就要全力以赴,因为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在,参加组织活动也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可以让一个平凡的人变成一个神采奕奕会发光的人,这也是组织能带给一个人最大的收获了吧!
实践活动对于我们而言是应该认真对待并认真完成的,实践能力在书本上学不到,只能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相比于书本知识而言,实践知识来的更实际并不会遗忘,但实践活动的机会却少了很多。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只依靠学校的安排,更需要自主的去找机会进行实践活动。学姐说自己也积极参加支教活动,寒暑假去给中小学生补习功课,由于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对小孩子也很负责,这些平时积累的经验,想必对其比赛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谈及未来规划,学姐充满了期望,她的努力换来了成果,现在已如愿与自己的母校签订了合约,即将步入热血青年教师的行列。可爱的学姐说自己考完了研究生考试要好好的叛逆一次,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去打耳洞,出国游。这让笔者再一次惊讶于学姐的人格魅力,这个女孩子和我们一样有些少女的幻想和憧憬,让人倍感亲切,然而她却活的如此努力又洒脱,她在努力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绚丽的身影,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的对生活的态度和激情,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不断的在道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以爱前行 不负韶华
红彤彤的脸庞,幽默的话语,学姐那自信活泼的性格感染了我们,谈话的气氛变得十分的轻松。当询问到学姐是否有其它的获奖经历时,学姐笑谈自己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热爱文字工作,经常写写随笔、日记,萌生过成为一名记者的想法,曾经是《中国少年报》的专栏作者,大一时也参加过“我们家乡”的写作大赛。因为喜欢和别人讲故事,演讲就成为了学姐的爱好之一,学姐谈到英文和中文演讲她都有尝试过,但似乎中文演讲更加适合她。学姐给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参加演讲比赛的一些趣事,当谈到小学时期参加过的“希望之星”英文演讲比赛时,学姐露出了略有遗憾的神情,虽然是止步于省级十强,但对当时的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当回忆起自己参加过的中文演讲时,学姐黯淡的神色又重新焕发起来,与我们一同分享了大一时获得以“国庆”为主题的中文演讲比赛一等奖的喜悦。《阿甘正传》中有一句话:“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坠入深渊……”生命中的起伏,有时让我们无法应对,学姐谈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对书法,演讲,写作的热爱,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在这些领域不断的提升自己,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从来不会做自己觉得没有把握的事。
在大多数时候,人们总是会被身边的人影响,当问到学姐在此次比赛中是否也深受“同伴效应”这种思想的影响时,学姐深表赞同,当她谈到自己生命最重要的朋友时,语速放缓,眼角略有一点湿润,学姐十分感激在比赛阶段,陪自己经历过几次崩溃,在告知获得一等奖时,比获奖者还要激动甚至高兴得睡不着觉的,任何抱怨,喜悦都可以一起分享的好朋友。学姐还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交友经验,谈到自己在大学阶段有一个类似学霸型的好友,但思想较为传统,两个人可以在学习方面互相监督,相约陪伴对方一起考研,一路扶持,虽然两人在做事风格上不同,有分歧和矛盾,但朋友间的理解与宽容是很重要的。笔者原先认为学姐会是一个比较严肃的学霸,但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可以深感到学姐的高情商和独特的性格。在访谈的最后,当记者问到是否有好的生活经验和同学们分享时,学姐笑谈,自己曾经也参加过一些社团组织,但由于个人的时间安排和组织活动的冲突,最后都选择放弃这些活动。学姐认为生活中的选择很重要,“生活就像一盒诱人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所以对于未来未知的选择尤为重要。
爱笑的女生运气都不会差,结束了比赛之后,学姐又加入了辛苦的考研大军中,笔者十分佩服学姐迎难而上的勇气,愿学姐可以获心中所愿,成为最好的自己,在日后的生活中,享受青春,享受过往风景的美好。而自己也能同优秀的人共勉,敢于追求,保持“爬坡”的精神与态度。